
頓腳。《三國志平話》卷中:“兩陣夾間,棹子上放一丹盤,上有錦被,令 周瑜 覷了跺蹬,湧血如泉。”
“跺蹬”是一個漢語詞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指頓腳,即用腳用力踏地,通常表示生氣、不滿或情緒激動時的動作。例如:
《三國志平話》卷中:“令周瑜覷了跺蹬,湧血如泉。”
動作描述:
引申含義:
該詞屬于古白話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典文學作品或方言表達。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三國志平話》等文獻。
《跺蹬》是一個動詞,指用力踩地或腳踢時的動作。
《跺蹬》的部首是“足”和“辶”,總共有14個筆畫。
《跺蹬》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模糊,沒有确切的出處可尋。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根據古代漢字的字形演變,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與現代不同。但是關于《跺蹬》這個詞的古代寫法目前沒有相關的資料。
1. 他在生氣的時候會不停地跺蹬腳。
2. 小孩子生氣的時候常常會跺蹬來發洩情緒。
1. 跺腳:指用力踩地,表達不滿或者發洩情緒。
2. 蹬踢:指用腳使勁踢擊。
3. 跺地:也可以指用力踩地。
4. 跺腳闆:指用力踩地的腳的底部。
踩踏、踢踏,都可以表示用腳踩地或者踢的動作。
輕蹬、悄蹬,表示用輕柔的方式用腳踩地或者踢的動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