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遁身遠迹的意思、遁身遠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遁身遠迹的解釋

猶言避世隱居。 宋 葉適 《趙孺人墓銘》:“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窮水絶處,慕 王霸 、 梁鴻 夫婦,賡《麥秀》《五噫》之歌,将遁身遠跡以自娛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遁身遠迹”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析

  1. 核心思想
    該成語強調通過身體與行蹤的隱匿來實現對現實的逃避或超脫,體現了道家思想中追求自然和諧、内心平靜的理念。
  2. 語境應用
    • 用于描述隱居生活,如:“退居山窮水絕處,将遁身遠迹以自娛佚”(出自宋·葉適《趙孺人墓銘》)。
    • 也可引申為避開人際糾紛或複雜環境,尋求精神自由。

三、其他信息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漢典及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遁身遠迹

《遁身遠迹》是一個成語,表示逃離或遠離自己的位置或追求。它由兩個詞組成,其中“遁身”意為逃離身份或位置,而“遠迹”指的是追求遠離的行動或目标。

這個成語的部首是辵(辶)和足。辶是“辵”字的古體字,代表行走和逃離。足代表腳和行動。成語的總筆畫數為21畫。

《遁身遠迹》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逍遙遊》這本古代文化名著中。其中的一句話是:“遁身遠迹,卑朝憂國。”這句話描述了一個人逃離自己位置和責任,追求遠離的行動,但卻憂國憂民。從此以後,這個成語被用來形容逃避現實的人。

在繁體字中,這個成語的寫法為「遁身遠跡」。

在古時候,這個成語的寫法有所差異。《說文解字》中記載的古文字形為「遯身觧脊」,意味着遠離身份和解脫痛苦。在《廣韻》中的古字形為「遯身呬脊」。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覺得生活的壓力太大,決定遁身遠迹,去一個安靜的地方重新開始。”

與“遁身遠迹”相關的組詞有遁世、遠走高飛、逃離等。

近義詞包括避世、遠離等。反義詞包括投身、融入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