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邦君的意思、邦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邦君的解释

(1).古代指诸侯国君主。《书·伊训》:“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 孔 传:“诸侯犯此,国亡之道。”《后汉书·阴识传》:“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餘顷,舆马僕隶,比於邦君。”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凡在人伦不得其死者,邦君已上皆谓之弑,卿士已上通谓之杀。此又《春秋》之例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有一本卷子,那破题是:‘圣人思邦君之妻,愈思而愈有味焉。’”

(2).指刺史等地方官。 唐 韩愈 《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 宋 曾季貍 《艇斋诗话》:“ 老杜 ‘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 韦苏州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皆曲尽其妙。不问诗题, 杜 诗知其宿僧房, 韦 诗知其为邦君之居也,此为写物之妙。” 清 方文 《蔡中郎八分书歌》:“寄语邦君覆以屋,勿令风雨生苔痕。”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邦君”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古代诸侯国的君主,即分封制下各诸侯国的统治者。该词由“邦”(国家或地区)和“君”(君主)组合而成,强调国家领导者的权威与地位。例如《尚书·伊训》记载:“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意指诸侯若有过失会导致国家灭亡。

二、延伸含义

在历史文献中,“邦君”也泛指地方高级官员,如唐代刺史等。例如《后汉书·阴识传》提到“舆马僕隶,比於邦君”,将地方官员的地位与诸侯类比;唐代韩愈的诗句“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则直接以“邦君”指代地方官。

使用场景

多用于历史文献、古典文学及政治讨论中,既可描述先秦诸侯,也可借指后世地方行政长官。

网络扩展解释二

啊,你好!很高兴能帮助你!邦君这个词啊,意思嘛,其实是指国家的君主哦。邦君可以拆分为部首"⺈"和"君",这是一个普通话的汉字。部首"⺈"代表人,"君"代表君主或者国家。通过这两个字的结合,就可以表示国家的君主啦。 关于邦君的来源嘛,它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这本字典中,可以说是汉字的一个历史遗存啦。当然,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地域的不同,邦君在繁体字中的写法可能会有些许变化。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也有所不同哦。像邦君这个词,在古代的写法中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不管怎样,它代表的含义是一样的,都是指国家的君主呢。 邦君这个词在句子中的例子嘛,可以是这样的:"和平的邦君统治着这个国家"。这句话中,邦君表示国家的君主,统治表示国家的领导。 关于组词方面,我想你可以根据这个词的意思来构造一些有关国家君主的相关词汇。比如说,"国君"、"君主"、"君王"等等。 至于近义词和反义词嘛,我觉得近义词的话可以考虑"国主"、"国王"等,而反义词的话,可以考虑"臣民"、"百姓"之类的词语。 希望我对你提供的问题有帮助哦!如果还有其他问题,随时都可以问我噢!

别人正在浏览...

爱老慈幼败摧备细侧侧尝胆程途崇堕抽纱传经甸甸吊膀子彫靡缎疋翻簧负版绔负注箇中人家公羊子过忧寒邸何当鸿渐之仪怀利花梨回鱼筯记曹镌损款冬枯砚连搭烈性酒离乱令攸黾窟谋诈撇扭劈棱简冯河清氛秋见让话认贼为子桑基鱼塘三墨赡家沙鱼鞘石郎厮波司天速讼餹餭洮盥佻勇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停僮徒役危几香皂笑场消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