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庄重专一。 汉 刘向 《列女传·周室三母》:“ 太任 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史记·周本纪》“ 歷 娶 太任 ” 张守节 正义引作“端壹”。《三国志·魏志·王昶传》:“筹不虚运,策不徒发,端一小心,清修密静。”
(2).指正直不阿。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孝史四》:“ 颜鲁公 为 郭汾阳 家庙碑云:‘端一之操,不以险夷概其怀;坚明之姿,不以霜雪易其令。’斯言也, 鲁公 亦允蹈之。”
(3).农历五月初一的别称。 宋 周密 《武林旧事·端午》:“先期学士院供帖子,如春日禁中排当,例用朔日,谓之端一。”
根据多个权威来源综合解释,“端一”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庄重专一
形容人的品性端正、专注且不轻浮。该释义源自汉代刘向《列女传·周室三母》中“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后《三国志·魏志·王昶传》也用“端一小心”形容严谨的处世态度。
正直不阿
指为人刚正、不趋炎附势。例如《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文提到“端壹”与“端一”相通,均强调品行的正直。
农历五月初一的别称
宋代周密《武林旧事》记载:“用朔日,谓之端一”,因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一”即指该月初一,属于古代节令的特殊命名。
补充说明:
《端一》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排在首位,最早,也可以表示一的数量。
《端一》的部首是“立”,总共有6个笔画。
《端一》一词源于古代汉语,也是现代汉字的一部分。它的繁体字是“端壹”。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并非像现在这样规范统一。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汉字的写法会有一些差异。关于《端一》这个词,在古时候会有一些不同的写法,但大致上保持了现代的形式。
以下是一些使用《端一》的例句:
组词:端庄、端详、一致、一元。
近义词:首先、首位、首要。
反义词:末位、次要、末-
薆逮白烧迸散边州拆东墙,补西墙陈波儿畴咨春陔答蕃书丹采盗首登敍斗争斗合发孽非孝凤带奉顺分锅蜂舞棼杂歌凤贵选禾主虹霓黄粉黄齑白饭缄愁降仰精魅隽谈橘山看青夸目老寋礼城令甲乱了套末戚拗木枕瓢勺溥鬯铺模巧历罄匮清闲自在人情冷暖神吹识业说风说水殊状螳螂之卫停航铜镘微介委咎伪君子夏李消尽硝烟弥漫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