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avy news of the death of one's beloved] 令人吃驚的不幸的消息(多指親朋好友或敬愛的人逝世的消息)
(1).兇信。多指人死的消息。 清 趙翼 《哭蔣立崖之訃》詩:“噩耗傳來夢亦驚,寝門為位淚泉傾。” 魯迅 《華蓋集續編·記念劉和珍君》:“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衆向執政府請願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說衛隊居然開槍,死傷至數百人,而 劉和珍 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柯靈 《<阿英散文選>序》:“此後不到一年,我也就得到他與世長辭的噩耗。”
(2).泛指壞消息。 峻青 《海嘯》第三章:“啊, 黃河 ,你的吼聲……對于萬惡的侵略者來說,就是失敗的噩耗,毀滅的喪鐘。”
噩耗的詳細解釋如下:
噩耗(è hào)指令人震驚的不幸消息,尤其指親近或敬愛的人去世的消息。例如:“噩耗傳來,衆人悲痛不已。”
噩耗是漢語中表達重大不幸的核心詞彙,需根據語境判斷具體指向,常見于死亡相關消息。
《噩耗》這個詞是用來形容重大壞消息的,意味着令人痛苦、震驚和不幸的消息。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口和耳,表示在聽到消息後,嘴巴和耳朵裡傳來的感覺,也暗示了消息的廣泛傳播。
根據《康熙字典》的解釋,噩(音同奧)在古漢語中是指不幸、邪惡、惡劣的意思。耗(音同號)則是指消耗、耗費的意思。組合在一起,噩耗指的就是傳遞出的令人痛苦消耗的不幸壞消息。
噩耗這個詞在繁體字中寫作“惡耗”,采用了更繁複的結構,代表了對壞消息所包含的更深層次的惡性與不幸的認識。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噩耗的簡體字形為“惡耗”,噩字由從上到下的三個音符和一個口字構成;耗字由從上到下的四個音符構成。這種字形在古代文字中更為常見,流傳至今。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收到了一條噩耗,他親愛的爺爺不幸離世了。
2. 這個國家正在經曆一連串噩耗,造成了無數人的痛苦。
3. 聽到這個噩耗,她頓時失去了所有希望。
噩耗的近義詞包括壞消息、悲報、兇訊等,它們可以用來替換噩耗來表示相似的含義。而與噩耗相對的反義詞則包括好消息、喜訊、吉訊等,它們表示與噩耗相反的積極消息。
組詞方面,可以根據上下文選擇合適的動詞或名詞來組成短語,例如傳遞噩耗、宣布噩耗、噩耗消息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