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瓶缽的意思、瓶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瓶缽的解釋

(1).僧人出行所帶的食具。瓶盛水,缽盛飯。 唐 劉長卿 《送靈澈上人歸嵩陽蘭若》詩:“唯将舊瓶鉢,卻寄白雲中。” 唐 姚合 《寄無可上人》詩:“終須執瓶鉢,相逐入 牛頭 。”

(2).指僧人化緣。 南朝 梁簡文帝 《為人作造寺疏》:“巖飾之理難階,瓶鉢之資已罄。”

(3).指僧人。 唐 翁承贊 《題景祥院》詩:“一溪拖碧遶崔嵬,瓶鉢偏宜向此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瓶缽”是漢語中與佛教文化密切相關的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基本含義:僧人出行攜帶的食具

指僧人隨身攜帶的盛水裝飯的器具,其中「瓶」用于盛水,「缽」用于盛飯。這是僧人雲遊時的必備物品,體現了簡樸修行的生活方式。

二、延伸含義

  1. 代指化緣行為
    因僧人需通過化緣獲取食物,故引申為化緣的代稱。如南朝梁簡文帝提到“瓶鉢之資已罄”(《為人作造寺疏》),即指化緣所得資源。

  2. 借代僧人群體
    因瓶缽為僧人标志性物品,唐詩中常用以指代僧人。例如:

    •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歸嵩陽蘭若》:“唯将舊瓶鉢,卻寄白雲中”
    • 翁承贊《題景祥院》:“瓶鉢偏宜向此隈”

三、文化典故

在佛教典籍中,“瓶缽”常與修行故事相關。如玄奘西行時曾“施三衣瓶缽而去”,《為學一首示子侄》中“一瓶一缽足矣”則用瓶缽象征清貧求學的精神。


注:需注意“一瓶一缽”雖字面指食具,但在不同語境下既可形容僧人雲遊(如唐詩),也可引申為物質匮乏(如《為學》中的比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瓶缽》的意思

《瓶缽》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指塵世的財富和名利。它通常用來形容財富與名利對于一個人的誘惑和束縛。比喻人陷入物質欲望中無法自拔、困窘的境地。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詞語《瓶缽》的拆分部首是“瓦”和“钅”,其中“瓦”表示這個字的“瓦瓶”部分,而“钅”則表示“缽”部分。瓦在字中的音旁為“鬼”;钅在字中的音旁為“金”。

《瓶缽》的筆畫由瓦的4畫和钅的5畫組成,總共是9畫。

來源和繁體字形

《瓶缽》一詞源自佛教淨土宗的理論。《瓶天大師語錄·喜樂菩薩偈》:“紛紛意動。涉此諸流。無非瓶桄。如淪陷流。”意味沉迷于諸般欲望不已,無法擺脫此種境地。

繁體字形為「瓶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瓶缽》的寫法略有不同。瓶的古體寫作“缾”,表示一種盛水的容器;缽的古體寫作“缽”,表示一種碗狀的東西。

例句

1. 他一直追求名利,沉迷于瓶缽之中。

2. 面對瓶缽的誘惑,我決定追求内心真正的快樂。

組詞

瓶瓶罐罐、餐盤瓶碗、*********、瓶中信、缽寺、大缽泡湯

近義詞

財富名利、物質追求、功名利祿、紅塵富貴

反義詞

忘情舍欲、清心寡欲、超然物外、離世出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