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瓶钵的意思、瓶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瓶钵的解释

(1).僧人出行所带的食具。瓶盛水,钵盛饭。 唐 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归嵩阳兰若》诗:“唯将旧瓶鉢,却寄白云中。” 唐 姚合 《寄无可上人》诗:“终须执瓶鉢,相逐入 牛头 。”

(2).指僧人化缘。 南朝 梁简文帝 《为人作造寺疏》:“巖饰之理难阶,瓶鉢之资已罄。”

(3).指僧人。 唐 翁承赞 《题景祥院》诗:“一溪拖碧遶崔嵬,瓶鉢偏宜向此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瓶钵"是由"瓶"与"钵"组合而成的汉语复合词,其内涵具有双重维度:

一、器物本义 作为日常器具,"瓶"指口小腹大的盛器,多用于贮水盛酒,《说文解字》释"瓶"为"瓮器";"钵"本作"盋",原指陶制食器,《玉篇》注为"器皿"。二者合称时特指僧人随身携带的饮食器具。《汉语大词典》记载其物质形态多为"瓶为汲水器,钵为食器",是古代行脚僧基本生活用具。

二、宗教引申义 在佛教语境中,瓶钵具有特殊象征意义。《景德传灯录》记载僧人"一瓶一钵,足可度日",体现佛教简朴修行的教义。唐代姚合《寄无可上人》诗云:"终年唯瓶钵,立地便成家",此处瓶钵已成为僧人云游修行的标志物,象征四大皆空的禅宗理念。

三、文化转喻义 宋代以降,该词逐渐衍生出多重文化意涵。《五灯会元》载"瓶钵飘零"形容僧人行脚生涯,后演变为表达漂泊状态的文学意象。明清文人笔记中,"瓶钵相传"又引申为技艺传承的隐喻,如《陶庵梦忆》所述匠人"瓶钵相传"的师承体系。

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保留着基本释义,但在当代使用中多出现于佛教文献研究与古典文学领域,日常语境已较少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

“瓶钵”是汉语中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的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基本含义:僧人出行携带的食具

指僧人随身携带的盛水装饭的器具,其中「瓶」用于盛水,「钵」用于盛饭。这是僧人云游时的必备物品,体现了简朴修行的生活方式。

二、延伸含义

  1. 代指化缘行为
    因僧人需通过化缘获取食物,故引申为化缘的代称。如南朝梁简文帝提到“瓶鉢之资已罄”(《为人作造寺疏》),即指化缘所得资源。

  2. 借代僧人群体
    因瓶钵为僧人标志性物品,唐诗中常用以指代僧人。例如: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归嵩阳兰若》:“唯将旧瓶鉢,却寄白云中”
    • 翁承赞《题景祥院》:“瓶鉢偏宜向此隈”

三、文化典故

在佛教典籍中,“瓶钵”常与修行故事相关。如玄奘西行时曾“施三衣瓶钵而去”,《为学一首示子侄》中“一瓶一钵足矣”则用瓶钵象征清贫求学的精神。


注:需注意“一瓶一钵”虽字面指食具,但在不同语境下既可形容僧人云游(如唐诗),也可引申为物质匮乏(如《为学》中的比喻)。

别人正在浏览...

安纳托利亚奥赛罗百夫良薄情无义变数器鬓钗藏锋曾不惨然赪桐楚荆村驿灯檠斗姑娘咢布恩政凡臣法术符台高山峻岭古风归凑锢寝故式画虎画皮难画骨慧照甲令借券箕裘计思韭黄酒蟹畸形儿骏蹄开远恋家醽酒买邻埋设旄幢灭息墓隧南北合套孽芽柠条平滑千岁一时期待戚眷拳头染苍染黄热力学鳃孔散利三山申勑收报人顺文泰宇相系小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