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瓶钵的意思、瓶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瓶钵的解释

(1).僧人出行所带的食具。瓶盛水,钵盛饭。 唐 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归嵩阳兰若》诗:“唯将旧瓶鉢,却寄白云中。” 唐 姚合 《寄无可上人》诗:“终须执瓶鉢,相逐入 牛头 。”

(2).指僧人化缘。 南朝 梁简文帝 《为人作造寺疏》:“巖饰之理难阶,瓶鉢之资已罄。”

(3).指僧人。 唐 翁承赞 《题景祥院》诗:“一溪拖碧遶崔嵬,瓶鉢偏宜向此隈。”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瓶钵”是汉语中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的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基本含义:僧人出行携带的食具

指僧人随身携带的盛水装饭的器具,其中「瓶」用于盛水,「钵」用于盛饭。这是僧人云游时的必备物品,体现了简朴修行的生活方式。

二、延伸含义

  1. 代指化缘行为
    因僧人需通过化缘获取食物,故引申为化缘的代称。如南朝梁简文帝提到“瓶鉢之资已罄”(《为人作造寺疏》),即指化缘所得资源。

  2. 借代僧人群体
    因瓶钵为僧人标志性物品,唐诗中常用以指代僧人。例如: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归嵩阳兰若》:“唯将旧瓶鉢,却寄白云中”
    • 翁承赞《题景祥院》:“瓶鉢偏宜向此隈”

三、文化典故

在佛教典籍中,“瓶钵”常与修行故事相关。如玄奘西行时曾“施三衣瓶钵而去”,《为学一首示子侄》中“一瓶一钵足矣”则用瓶钵象征清贫求学的精神。


注:需注意“一瓶一钵”虽字面指食具,但在不同语境下既可形容僧人云游(如唐诗),也可引申为物质匮乏(如《为学》中的比喻)。

网络扩展解释二

《瓶钵》的意思

《瓶钵》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指尘世的财富和名利。它通常用来形容财富与名利对于一个人的诱惑和束缚。比喻人陷入物质欲望中无法自拔、困窘的境地。

拆分部首和笔画

词语《瓶钵》的拆分部首是“瓦”和“钅”,其中“瓦”表示这个字的“瓦瓶”部分,而“钅”则表示“钵”部分。瓦在字中的音旁为“鬼”;钅在字中的音旁为“金”。

《瓶钵》的笔画由瓦的4画和钅的5画组成,总共是9画。

来源和繁体字形

《瓶钵》一词源自佛教净土宗的理论。《瓶天大师语录·喜乐菩萨偈》:“纷纷意动。涉此诸流。无非瓶桄。如沦陷流。”意味沉迷于诸般欲望不已,无法摆脱此种境地。

繁体字形为「瓶缽」。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瓶钵》的写法略有不同。瓶的古体写作“缾”,表示一种盛水的容器;钵的古体写作“缽”,表示一种碗状的东西。

例句

1. 他一直追求名利,沉迷于瓶钵之中。

2. 面对瓶钵的诱惑,我决定追求内心真正的快乐。

组词

瓶瓶罐罐、餐盘瓶碗、*********、瓶中信、钵寺、大钵泡汤

近义词

财富名利、物质追求、功名利禄、红尘富贵

反义词

忘情舍欲、清心寡欲、超然物外、离世出家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