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庀工的意思、庀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庀工的解釋

謂召集工匠,開始動工。 元 虞集 《中書省檢校官廳壁記》:“是年冬庀工,明年五月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庀工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工程開工或動工,常用于描述建築、修繕等工程的啟動階段。以下從詞典釋義、構詞解析及古籍用例三方面詳細闡釋:


一、詞典釋義

庀工(pǐ gōng)


二、構詞解析

  1. 庀(pǐ):
    • 本義為“具備、治理”,《說文解字》釋:“庀,具也。”
    • 衍生義:籌備、管理(如“庀材”指備齊材料)。
  2. 工(gōng):
    • 指勞作、工程,如《詩經·小雅》“工祝緻告”中“工”即司職之人。
    • 合成詞“庀工”強調從籌備轉入實施的動态過程。

三、古籍用例與權威參考

  1. 《宋史·河渠志》:

    “诏發丁夫三萬人庀工,築堤以捍河。”

    (記載宋代治理黃河時動員勞力開工築堤。)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宋史》卷九十三。

  2. 清代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

    “擇吉庀工,民競趨之。”

    (描述工程擇日開工,民衆踴躍參與。)

    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顧炎武全集》本。


四、現代適用性

該詞今多見于曆史文獻、古建築研究及方志記載,如《中國建築史》中描述故宮修繕時稱“擇期庀工”。雖現代漢語少用,但作為專業術語仍具學術價值。

“庀工”是古漢語中表示工程開工的專稱,強調從籌備到實施的轉換,其權威釋義及用例可見于《周禮》《宋史》等經典文獻,現代多見于建築史、水利史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庀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曆史文獻和語境中有明确記載,以下為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庀工”指召集工匠并開始動工,通常用于描述古代建築工程或官方工程的籌備與實施階段。該詞由“庀”(具備、治理)和“工”(工匠、工程)組成,強調籌備材料、人力後正式開工的過程。

二、引證與用法

  1. 元代虞集《中書省檢校官廳壁記》記載:“是年冬庀工,明年五月成。”意為冬季召集工匠開工,次年五月完工。
  2. 《左傳》中“庀”通“庇”,引申為治理或庇護,如“不能庀鄭”指無法治理鄭國。因此“庀工”也隱含工程管理的含義。

三、同義詞與相關詞

四、擴展說明

“庀工”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現代較少使用。其核心意義在于“籌備後動工”,需與單純指代“工人”或“工程類型”的詞彙區分開。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古代工程術語(如埽工、圬工),可參考、5、9、10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哀杖安土重舊飽和蒸氣壓罷收備至褊薄充咽錯法帶速大琴掉書語兜攪豆萁燃豆犯谏風信鷄高唱轱轳車海漘海之歌黑澤明何省紅一字畫扉假撇欠解神謹狀廐肥究覽積習卷角牸絶地天通局分舉族刊版克奪空白淚天淚地連居羚羊裡闉迷奪跑表佩玦棚巷破字憩止瑞星沙鸨扇蕩沈亘神領意得濕漬漬霜根水庸四海昇平天漢頭品推宕遐慕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