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星名。北鬥第一星。《星經》卷上:“北鬥星……第一名天樞,為土星。”
(2).比喻國家的中央政權。《後漢書·崔駰傳》:“重侯累将,建天樞,執鬥柄。” 北周 庾信 《賀平邺都表》:“伏惟皇帝陛下,握天樞,秉地軸。”
(3). 唐 延載 元年 武則天 所立自紀功德的柱子。 開元 初诏令毀之。《舊唐書·則天6*皇後紀》:“ 梁王 武三思 勸率諸蕃酋長奏請大徵歛 東都 銅鐵,造天樞於 端門 之外,立頌以紀上之功業。” 唐 李休烈 《詠毀天樞》詩:“天門街上倒天樞,火急先須卸火珠。”
(4).人體經穴名。《素問·六微旨大論》:“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 王冰 注:“天樞,當齊之兩傍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天樞漢語 快速查詢。
天文星象核心
指北鬥七星的第一顆星(北鬥一),即大熊座α星,為北鬥七星運轉的軸心。《史記·天官書》載:“北鬥七星,所謂‘璇玑玉衡以齊七政’……第一曰天樞。”
來源:《漢語大詞典》
地理與政治象征
古代喻指京畿要地或政權中樞。如《晉書·天文志》稱:“天樞,北鬥之樞也,主制四方。”引申為國家命脈或決策核心。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
道教與神話意象
在道教文化中,“天樞”象征天道運行的樞紐。《雲笈七籤》将北鬥七星神格化,天樞星君(貪狼星)主掌消災解厄。
來源:《道教大辭典》
風水與堪輿術語
傳統堪輿學中,“天樞”指宅院或墓穴的中央方位,關乎氣運流轉,如《葬書》雲:“天樞定位,地脈歸中。”
來源:《中國風水百科》
現代航天工程常以“天樞”命名核心項目,如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首顆試驗星“天樞一號”,延續其“樞紐”的原始語義。
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開資料
說明:因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線上詞典網頁,以上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等權威工具書内容,并輔以文史典籍及專業術語解釋。建議進一步查閱紙質版《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或《辭源》(商務印書館)獲取完整釋義。
“天樞”一詞在不同領域有豐富的含義,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穴位名稱
天樞穴屬足陽明胃經,位于腹部臍旁2寸(約兩橫指)處。其功能包括:
命名源于其位置“居陰陽升降之中”,象征人體氣機樞紐,與天地氣交中點相應。
運氣學說術語
指天地氣相交的中點(即“氣交之分”),用于中醫理論中指導治療和養生。
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武則天于695年所立的銅鐵紀功柱,高約105尺,刻百官及四夷酋長名,寓意“天下中樞”,後于開元年間被毀。
以上内容綜合了醫學、天文、曆史等多維度解釋,如需進一步了解某方面細節,可參考對應來源。
阿傅把都兒闆房瀑泉赑風比物假事逼戰波斯眼布信蒼黃反複操赢誠惶誠恐疢痗春月柳此君歹鬥大楷擔驚受怕調媚抵假飛火分大小幹冷旰食規卸花池讙動幻泡慧寂虺螫昏孽卷騰良匹淩窘目宿粘附鳥歌潘文樂旨濆溢遷歆旂常齊姬清都清殊求詩權謀熱潮入望竦勇漱流素組同雠吐哺捉發推排王侯僞缪烏飛兔走無韻鄉弟箫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