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舛譌的意思、舛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舛譌的解釋

錯誤;錯亂。 明 宋濂 《進<元史>表》:“況往牒舛譌之已甚,而他書參考之無憑,雖竭忠勤,難逃疎漏。”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四部正訛上》:“當 西漢 末,符命盛行,俗儒增益,舛譌日繁。” 清 王拯 《王剛節公家傳跋尾》:“兩家子弟,豈心有惡乎是,而故為舛譌者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舛譌(chuǎn é)是漢語中表示文字、典籍傳抄或刊刻過程中産生錯誤的文言詞彙,具有以下詳細釋義:

一、核心釋義

指文字在傳寫、刊印過程中因形近或音近而産生的訛誤。

例證:

《漢語大詞典》釋為“文字傳寫刊刻中的錯誤”。

《康熙字典》引《說文解字注》:“舛,對卧也”,引申為相違背;“譌”同“訛”,即謬誤。


二、單字溯源

  1. 舛(chuǎn)
    • 本義為足部相背(《說文·舛部》),後引申為“錯亂、違背”。
    • 古籍例:

      《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

  2. 譌(é)
    • “訛”的異體字,指言語傳播失真(《說文·言部》),後專指文字謬誤。
    • 古籍例:

      《呂氏春秋·察傳》:“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


三、詞義特征


四、現代應用

當代權威辭書如《辭源》(修訂本)仍收錄該詞,标注為“書面文言詞”,強調其在考據文獻中的學術價值。


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7冊)[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1473.
  2. 張玉書. 《康熙字典》[M]. 中華書局, 1958: 未部.
  3. 王引之. 《經義述聞》[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卷三《尚書》校例.
  4.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辭源》(第三版)[M]. 商務印書館, 2015: 頁308.

網絡擴展解釋

“舛譌”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uǎn é,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析:

1.基本釋義

2.使用場景

3.古籍例證

4.字形溯源

5.常見搭配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等來源的原文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八十一章卑目鞭撻俵施避迹違心禀氣不易一字彩轎倉帑裮被澄墜臭名昭着戴高帽第二課堂犢牧采薪遁影防隔蜂巢分命幹麼感勸灌渎規構海日交利節哀順變機械運動戢臧抅繩客車廉峭曆朝龍賓慮計莫敢南能北秀猱進女大十八變拍刀抛文掊斥蒲戲強兵富國慊闊青筠上幹瞬心順因孫謀讨論韬籥題目正名徒輩望參委肉虎蹊紋銀婐劃項跖脅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