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西方。 明 張居正 《勅建五台山大寶塔寺記》:“於維慈氏,闡教金庚,以般若智,濟度羣生,普天率土,莫非化城。”
“金庚”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指代西方(主流含義):
該含義源自古代方位與五行、天幹的對應關系。根據、、等資料,“金”對應五行中的西方,“庚”為天幹第七位,亦屬西方。因此“金庚”在古籍中常代指西方,例如明代張居正《勅建五台山大寶塔寺記》中“闡教金庚”,即以西方象征佛教教化。
象征財富(少數語境):
部分資料如提到“金庚”可指黃金和白銀,引申為金屬財富。但此用法多見于現代網絡詞典,權威古籍中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補充說明:
在姓名學中,“金庚”被賦予“適應力強、目标明确”等寓意,但此為現代衍生義,與詞彙本義無關。建議優先參考高權威文獻中的“西方”釋義。
金庚(jīn gē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分别對其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進行介紹:
金(jīn):表示金屬、財富等含義。
庚(gēng):表示十幹之一,也表示時間、年齡等含義。
金的部首是“钅”,金的筆畫數為8。
庚的部首是“廣”,庚的筆畫數為5。
“金庚”一詞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十天幹之一。十天幹是古人用來紀年的一種方法,庚是其中的一種。通過與地支結合,可以表示一定的年份。
在繁體字中,金庚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但在金庚這個詞中,其寫法與現代基本保持一緻。
1. 這個金庚是用來測算年份的,非常準确。
2. 那個人年紀輕輕就有了如此庚的智慧。
金屬(jīn shǔ),金融(jīn róng),庚子(gēng zǐ)等。
十幹(shí gān),日幹(rì gān),幹支(gān zhī)等。
十二地支(shí èr dì zhī),地支(dì zhī)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