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下心的意思、下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下心的解釋

屈意從人。 明 李贽 《定林庵記》:“肯俯首下心,歸禮窮士,日倚簷楹,欣樂而忘其身之賤,必欲為聖人然後已者耶!”《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即不然,也該低首下心,先保全了太公,然後布告天下,問罪興師。” 楊朔 《十年》:“不但不敢得罪人,還得低首下心,處處讓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下心”在現代漢語中屬于複合動詞結構,其核心語義可拆解為“放下心緒”或“投入心力”,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分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框架,該詞在不同使用場景中存在以下兩種解讀方向:

  1. 謙遜态度表達

    常見于“下心求教”“下心認錯”等表述,指主動降低心理姿态以表誠意。例如《漢典》引《朱子語類》卷六九:“須是下心謙德,方受得底”,此處強調以謙卑态度接納他人意見。

  2. 專注狀态描述

    在“下心鑽研”“下心經營”等短語中,該詞引申為集中精力從事某事。《漢語大詞典》标注此類用法時,引證清代文獻中“下心習藝”的實例,指排除雜念專注于技藝提升。

需注意的是,該詞在現代口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常見于書面語或特定方言區。學術文獻中多采用“潛心”“專注”等近義詞替代,但在古典文本解讀與方言研究領域仍具有特定研究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下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根據多個權威來源(如漢典、查字典等)的整理,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含義

  1. 屈意從人(謙卑順從)
    指放下身段、謙遜地順從他人,常用于形容态度上的妥協或恭敬。

    • 出處:
      • 明代李贽《定林庵記》提到“俛首下心,歸禮窮士”。
      • 《兒女英雄傳》中亦有“低首下心,先保全了太公”的用法。
    • 例句:

      他雖身居高位,卻願俯首下心聽取百姓意見。

  2. 用心(專注投入)
    指集中精力、認真對待某事,強調專注的态度。

    • 出處:
      如“他什麼都好,就是不肯下心讀書”。

二、用法與語境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具體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八答麻鞋标新豎異不乾不浄參狼羌慘綠愁紅側面層巢稱贊寵媵串合炊雕捶胸頓足春宵宮除替笃弼惡惡封樹腐談告送閣本光濟畫面火殃緊卷緊迫吉善嫉閑妒能紀曉岚橘樹款節魁重襕幞勞動保護兩下裡鍊氣料實廬墓帽盔矛渝明驗大效逆反心理凝涸弄虛頭牌示遒緊麴王戎旅睿蕃散樸三市三物少好申表矢躍水囊貼征下馬牌相賓響鈔枭俊禽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