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意從人。 明 李贽 《定林庵記》:“肯俯首下心,歸禮窮士,日倚簷楹,欣樂而忘其身之賤,必欲為聖人然後已者耶!”《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即不然,也該低首下心,先保全了太公,然後布告天下,問罪興師。” 楊朔 《十年》:“不但不敢得罪人,還得低首下心,處處讓人。”
“下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根據多個權威來源(如漢典、查字典等)的整理,具體解釋如下:
屈意從人(謙卑順從)
指放下身段、謙遜地順從他人,常用于形容态度上的妥協或恭敬。
他雖身居高位,卻願俯首下心聽取百姓意見。
用心(專注投入)
指集中精力、認真對待某事,強調專注的态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具體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下心是一個漢字詞彙,由部首“一”和“心”組成。它的拆分部首是“一”,它的筆畫數是4。下心作為一個獨立的詞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般使用的是簡體字寫法。
這個詞彙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下心的寫法較為複雜。它是由幾個部首構成的,包括“十”、“一”和“心”。這種古代漢字寫法通常稱為繁體字。
下面是一個例句,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下心的含義和用法:
他在工作時總是下心,做事細緻認真。
下心這個詞可以與其他詞語進行組合,形成新的詞彙,例如下心思、下心血等。這些詞語都與用心、專心、努力等概念相關。
下心有一些近義詞,例如用心、專心、虔心等。這些詞語的含義都與下心相似,強調個體集中注意力,并付出努力來完成某項任務。
相反的,下心的反義詞是不下心,或者可以選擇不專心、敷衍等詞語。這些詞語表示個體在某項任務中沒有付出足夠的注意力和努力,表現得不夠認真。
綜上所述,下心作為一個獨特的漢字詞彙,它的拆分部首是一和心,擁有獨特的筆畫數。它源于古代漢字寫法,繁體字寫法複雜。有着用心、專心、努力等含義,常與其他詞語進行組合,同時具有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