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士禮的意思、士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士禮的解釋

《儀禮》的别名。《史記·儒林列傳》:“《禮》固自 孔子 時而其經不具,及至 秦 焚書,書散亡益多,於今獨有《士禮》, 高堂生 能言之。”《漢書·藝文志》:“及 周 之衰,諸侯将踰法度,惡其害己,皆滅去其籍…… 漢 興, 魯 高堂生 傳《士禮》十七篇。”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士禮”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士禮”由“士”和“禮”組成:

二、曆史背景

“士禮”是儒家經典《儀禮》的别名。據《史記》《漢書》記載,秦始皇焚書後,《儀禮》因高堂生口述傳承得以保留,漢代時被稱為《士禮》。該書主要記載周代士階層的禮儀制度,如冠禮、婚禮、喪禮等,是研究古代禮制的重要文獻。

三、使用場景

  1. 人際交往:形容士人之間互相尊重、彬彬有禮的互動。
  2. 儀态規範:指代士人在正式場合(如祭祀、宴飲)中需保持的端莊舉止。
  3. 文化教育:作為儒家經典,《士禮》被用于道德教化,培養士人的品德修養。

四、延伸意義

“士禮”還蘊含對高尚品格的推崇,如名字中取“士禮”二字,常寄托勤修素養、尊賢重道等美好寓意。

“士禮”既指代《儀禮》這一典籍,也象征古代士人階層的禮儀精神,是中華傳統文化中道德與行為規範的重要體現。

網絡擴展解釋二

士禮的意思

士禮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士指的是有學識、有教養的人,比如士人、讀書人等;禮則指的是一種行為規範、社會準則或傳統儀式。因此,士禮的意思就是士人在社會交往、儀式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謙虛、有禮貌、有修養的态度與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士的部首是士(人),它是由兩筆組成的,可以寫作士或者丄;禮的部首是示(礻),由示字旁和礻字旁組成,示同樣由兩筆組成,可以寫作示或者丗。士的拼音是shì,禮的拼音是lǐ。

來源和繁體

士源自先秦時期的封建社會,士人是指有學識、有教養的人,常常在朝廷、官府或者士族家族中擔任重要職務。禮則源自古代中國的禮制,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人們的行為規範、社會準則和儀式活動起着重要作用。

在繁體字中,士可以寫作士或者士,禮可以寫作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士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它由上下兩個部分構成。上部分是八個橫杠,下部分是一個豎杠,形如“士”。禮字的古代寫法則是在示字旁上方加一個土字旁,形如“礻”,示字旁下方是乀字旁,形如“礻”。

例句

他以士禮的态度接待客人,顯得非常有修養。

組詞

士心、士林、士氣、場士、士千人等。

近義詞

士行、士風、士德、君子等。

反義詞

粗魯、無禮、粗俗、無知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