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精舍的意思、五精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精舍的解釋

佛教語。古 印度 的佛教五大道場。 明 楊慎 《藝林伐山·五精舍》:“佛國五精舍:一 給孤園 ,二 靈鷲山 ,三 獮猴江 ,四 菴羅樹 ,五 竹林園 。”參閱《三藏法數》卷二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精舍”是佛教術語,指古印度佛教的五大道場,即釋迦牟尼佛傳法的重要場所。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精舍”原指修行者潛心修煉的場所,後演變為佛教寺廟或講學之地。五精舍特指佛陀在世時弘法的五個核心道場,具有重要的宗教和曆史意義。


二、五精舍的具體名稱及背景

根據佛教經典記載,五精舍包括:

  1. 給孤獨園(祇樹給孤獨園)
    由給孤獨長者布金購地建成,佛陀在此宣講《金剛經》等經典。
  2. 靈鹫山(耆阇崛山)
    佛陀曾在此講授《法華經》《心經》等,因山形似鹫鳥得名。
  3. 猕猴池(迦蘭陀竹園)
    傳說猕猴曾獻蜜供養佛陀,後發展為重要修行地。
  4. 庵羅樹園
    由庵羅女供養佛陀的園林,佛陀在此為信衆說法。
  5. 竹林精舍
    佛教史上第一座寺院,由頻婆娑羅王捐建,佛陀在此度過多個雨季。

三、文化意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各精舍的典故或經典依據,可參考《釋迦譜》《三藏法數》等佛教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精舍》的意思

《五精舍》是一個成語,意指五廟之一,指古代佛教的五大寺廟。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精舍》的拆分部首是“十”和“米”,筆畫總數為16。

來源

《五精舍》成語最早出現在四川出土的《金沙藏經》中,是佛教史書中的丹史部《高僧傳》中的一個詞語。後來逐漸成為佛教寺廟的通稱。

繁體

《五精舍》的繁體字為「五精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對于《五精舍》,采用的寫法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具體的寫法需考證相關的古文獻。

例句

他前往北京遊覽,參觀了著名的五精舍之一的廣化寺。

組詞

五塔精舍、五台山精舍、五廟精舍

近義詞

五大寺廟、五大寺院、五大名刹

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