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箭槀的意思、箭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箭槀的解釋

指箭杆。《文選·馬融<長笛賦>》:“特箭槀而莖立兮,獨聆風於極危。” 李善 注:“箭槀,二竹名也。言似二竹,或生而莖立,或生於極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箭槀(jiàn gǎo)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其核心含義與箭的組成部分相關,特指箭杆或箭身。以下從字形、詞義及文獻依據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箭杆本體

    “箭槀”指箭矢的主體部分,即去除箭頭(镞)和箭羽後的木質杆身。古代制箭常選用筆直、堅韌的木材(如竹、桦木)制作箭杆,以保證飛行穩定性。《說文解字注》釋“槀”為“禾稈”,引申為細長杆狀物,與箭杆形态契合。

    來源:《說文解字·禾部》(中華書局影印本)

  2. 通假與異體

    “槀”為“稾”(gǎo)的異體字,本義指禾稈、草莖,後借指箭杆。《周禮·考工記·矢人》中“稾人”即專司箭杆制作的官職,印證“稾/槀”與箭具的關聯。

    來源:《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字形與詞源考據


三、現代詞典收錄情況

現代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辭源》均未單獨收錄“箭槀”詞條,但“槀”字釋義中保留“箭杆”義項。其生僻性可能因後世多用“箭杆”“矢幹”等替代詞所緻。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本)


參考文獻

  1. 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2013年。
  2. 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3. 冷玉龍(主編),《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
  4. 方以智,《通雅》,中國書店出版社,2018年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箭槀”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詞義
    指箭杆,即箭的杆身部分。這一解釋在《文選·馬融〈長笛賦〉》的引文中得到印證:“特箭槀而莖立兮,獨聆風於極危。”

  2. 材質與引申義
    李善在注釋中提到“箭槀”為兩種竹名(箭竹和槀竹),表明該詞可能特指用這類竹子制作的箭杆。這與古代箭杆多采用竹、木等材料的記載一緻(如《天工開物》提到南方用竹制箭笴),但需注意“箭笴”與“箭槀”為不同術語。

  3. 文學意象
    在《長笛賦》中,作者通過“箭槀”形容笛身筆直挺拔的姿态,賦予其孤高堅韌的象征意義,屬于文學化的借喻手法。

提示:該詞屬于生僻古語,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常見于研究古代兵器或文獻注釋的語境中。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器具(如裝箭的“箭箙”),可參考其他術語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安樂窩豹蔚避朝損膳秉節持重陳辭誠若打家截道樲棘鵝溪白反服發身飛謀釣謗風高分命釜鍋高擎高世駭俗宮溝宮庭關河駭雞寒杵華臧講臣煎靡漸行鞬子畿甸誡勑介者驚歎不已扃絹磕磕撞撞奎墨潰散濫冒連更徹夜洌氣離觀陵崗留頭目耗瓶沉簪折平空仆骨锵訇軟硬木阮宅山市市莽厮熟四座苕遞聽教窪地晚戀溫色渥飾杇镘鹹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