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小便。
“溺尿”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解小便的行為,即排尿。該詞屬于動賓結構,其中“溺”(nì)為動詞,表示排洩;“尿”(niào)為名詞,指小便。
讀音與字形
與“遺尿”的區别
“遺尿”指無意識的小便失禁(如尿床),常見于兒童或病理性情況,而“溺尿”是主動排尿的行為。
若有其他詞彙需要解析,可進一步提供具體詞語。
《溺尿》是指小孩或者病人在睡覺時無法控制地排尿的現象。這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通常發生在兒童或者老年人身上。
《溺尿》的拆分部首是“水”和“尿”,拆分後的筆畫分别是“3”和“6”。
《溺尿》一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而成。其中,“溺”意思是排洩尿液,而“尿”則是指人體排出的尿液。
《溺尿》的繁體字為「溺尿」。
在古時候,人們用「尿床」來表示溺尿的現象。其中,“尿”字與現代寫法一緻,而“床”字則代表着被褥或者床上。
1. 大部分嬰兒在一歲之前會有時不時地溺尿。
2. 老人常常因為膀胱控制能力下降而出現溺尿的情況。
1. 小便:指人體排尿的行為。
2. 排尿:指人體将尿液排出的行為。
3. 失禁:指無法控制體液排洩的情況。
1. 小便:指排尿的動作。
2. 失禁:指控制體液排洩能力下降。
3. 尿床:指在睡覺中無法控制地排尿。
1. 完全控制:指能夠完全控制體液排洩的情況。
2. 尿憋:指由于無法找到合適的地方排尿而強忍尿意。
3. 尿液正常排洩:指尿液按照正常的頻率和量排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