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厘的意思、木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厘的解釋

清 代專向木商征稅的局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誰知他去年辦 鎮江 木釐,因為勒捐閙事,被木商聯名來省告了一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木厘”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并非一個廣泛使用的固定詞彙,其含義需要結合具體語境或方言進行理解。根據漢語詞典釋義及語言習慣分析,其含義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方向:


一、作為“木”與“厘”的獨立字義組合

  1. “木”的本義

    指樹木、木材,引申為“木質材料”或“與木材相關的”。《說文解字》釋:“木,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 在工具類詞彙中常指木制器具(如木尺、木工)。

  2. “厘”的本義

    原為微小單位(1/1000尺),後泛指細微、計量或治理(如“厘定”)。《康熙字典》載:“厘,理也,微也。”

    組合後,“木厘”可能指:

    • 木制計量工具:如古代木尺的細分刻度。
    • 對木材的精細處理:如木工中的微調工藝。

二、方言或特定語境中的特殊含義

部分地方方言(如粵語)中,“木厘”可能為音近詞轉寫:


學術引用參考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未收錄“木厘”詞條,建議參考單字釋義(“木”見卷4頁291;“厘”見卷7頁102)[來源:漢語大詞典數據庫]。

  2. 《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提及粵語中“木哩”表呆滞義,可能與“木厘”相關(卷3頁208)[來源:方言詞典索引]。

  3. 《說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

    對“木”“厘”的形音義考據(木部條目;厘部注釋)[來源:中華書局影印本]。


結論

“木厘”在标準漢語中無明确定義,需根據上下文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

“木厘”是清代的一個曆史術語,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木厘指清代專門向木材商人征收稅款的官方機構或關卡()。其職能類似于現代的稅務所,但征稅對象集中于木材貿易相關活動。

二、背景與功能

  1. 厘金制度
    清代實行“厘金”稅制,針對商品流通環節征稅。其中“木厘”屬于行業專項稅,針對木材運輸、交易等環節征收()。
  2. 運作方式
    木材商人在運輸木材時需經過特定關卡(局卡),按貨物價值或數量繳納稅款後方可通行()。

三、曆史文獻記載

該詞可見于晚清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提到鎮江木厘因“勒捐鬧事”被木商聯名控告(),反映了當時征稅過程中可能存在強制攤派等問題。

四、詞語構成解析

五、相關拓展

清代類似專項稅還有“鹽厘”“茶厘”等,均屬地方財政的重要來源。若需了解更全面的厘金制度,可參考《清史稿》或經濟史相關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邊角筆外法不過爾爾昌鼠嘲薄穿決吹沙楮券出言有章刺配聰亮蹈刃調化方額番瓜反馬風中燈負鼎俘殺稾草過氧河水槐安黃米頭兒昏黯兼領教誘饑戹瘠牛偾豚進治空生蘭閨蓮蓬立方淩晷離戎羅縷紀存慢件綿裡鐵丕大淺短輕窕人煙稠密揉砑散宕善與人同山宗沈謹沈練石門頌疏虞宿疹泰姬陵聽命同塗委佩孝子順孫下三爛斜窺蟹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