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綿裡鐵的意思、綿裡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綿裡鐵的解釋

比喻書法柔中有剛。 元 趙孟頫 《題東坡書<醉翁亭記>》:“公( 蘇軾 )又雲:‘餘書如緜裡鐵。’餘觀此帖瀟灑縱橫,雖肥而無墨豬之狀;外柔内剛,真所謂綿裡鐵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綿裡鐵”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書法領域,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基本含義:比喻書法作品中柔筆觸中蘊含剛勁的力道,即“外柔内剛”的藝術特點。這種風格強調看似綿軟流暢的線條下,實則包含堅韌有力的筆法。

引證與來源

元代書法家趙孟頫在《題東坡書<醉翁亭記>》中提到,蘇轼自稱“餘書如綿裡鐵”,并評價其書法“潇灑縱橫,雖肥而無墨豬之狀;外柔内剛,真所謂綿裡鐵也”。這成為該詞最經典的出處。

補充說明

  1. 藝術表現:強調書法中剛柔的平衡,既避免過于剛硬而失靈動,又防止過于綿軟而顯無力。
  2. 近義詞:可與“綿裡藏針”“剛柔并濟”等詞類比,均指表面柔和、内在堅韌的狀态。

示例應用

蘇轼的《醉翁亭記》書法作品被視為“綿裡鐵”的典型代表,其筆畫圓潤飽滿,但轉折處暗藏勁力,形成獨特的美學效果。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綿裡鐵》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綿裡鐵》是一個成語,意為形象、詞語等在文學作品中運用得非常巧妙和貼切。

拆分部首和筆畫

《綿裡鐵》的拆分部首是纟和钅,符合常見的漢字結構。它的總筆畫數為14。

來源

《綿裡鐵》最早出現在清代紙質小說《紅樓夢》中。它出自曹雪芹所創作的《紅樓夢》第六十九回“綿鐵未成(對刻在紅砂壇邊的名聯評價)”的描寫。

繁體

繁體字為「綿裡鐵」,取自原有的漢字形态,用于表達《綿裡鐵》。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綿裡」字寫作「綿裡」,「鐵」字的變體寫作「鐵」,意思和用法與現代漢字寫法相同。

例句

他的作品中運用了《綿裡鐵》,使人感到非常生動和貼切。

組詞

綿延、綿亘、鐵面無私、鐵證如山。

近義詞

細膩、巧妙、娓娓動人。

反義詞

生硬、拙劣、詞不達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