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irst]∶磨的底盘部分,磨面在它的构架上转动
(2) [nether millstone]∶托着磨的圆形底盘
托着磨的石头底盘。《人民日报》1968.7.10:“许多老太太,过去围着锅台磨盘转,为一家人忙白了头。”《花城》1981年增刊第2期:“磨盘大的红日正跃出地平线,他们三个成了一组美丽的剪影。”
“磨盘”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字面定义
磨盘指传统石磨的组成部分,通常由上下两片圆形石盘构成,用于碾碎谷物。上盘转动、下盘固定,通过摩擦将粮食研磨成粉状。
发音与词性
普通话读音为mò pán(“磨”为第四声,“盘”为第二声),词性为名词。
比喻辛勤劳动
在成语中,磨盘被用来比喻需要长期坚持、付出努力才能取得成果的过程,如学习、创作等。
文化意象
文学作品中常以“磨盘”象征传统农耕生活,例如《人民日报》曾用“围着锅台磨盘转”描述家庭主妇的日常。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看词典类网页(如、7、9)或例句引用来源(如、11)。
《磨盘》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用来磨碾谷物的工具。
《磨盘》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石(石字部)和皿(皿字部)。它的总笔画数为16画。
《磨盘》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耕文明。在古时候,人们通过将谷物放置在磨盘上,用石头磨碾来加工食物。
《磨盘》的繁体字是「磨盤」。
在古代,「磨盘」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根据《说文解字》,古时候的「磨」字形象地描绘了石头和手的形状,表示用手磨碾。而「盘」的古字形则与现在的形状相似,表示盘状的器具。
1. 奶奶每天早上都会拿出磨盘,为我们磨制新鲜的豆浆。
2. 农民们在田间用磨盘将粮食加工成更细的粉末。
3. 在古代,人们需要用磨盘将大米磨成米粉。
磨石、磨坊、磨面、磨刀、碾压、碾磨、石磨等。
磨石、石磨、碾磨。
食盘、菜盘等。
巴马子边堡标榜鬯通瞠目而视窜越打谷场电骇點收调御丈夫断按逢逢冯恃拂黛掼交回德火神娇态胶体救祸看玩圹兆拉饥荒脸蛋燎浆陵冢李冶鸬鷀陂髦马梅花笛没面目没做道理处冕带描朱内草宁为鸡口,毋为牛后呕心镂骨平解气勃勃企附芹菜青虫簪青陵嘁嘁嚓嚓丘吾让国阮妇上宾邵生十部从事逝往誻誻天事万春渥采卧伏务光狭促闲杂人等胁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