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遼闊貌。亦形容胸襟開闊。《列子·湯問》:“其有所觸也,泯然無際。”《世說新語·言語》“貧道如遊蓬戶” 劉孝标 注引《高逸沙門傳》:“師雖升履丹墀,出入朱邸,泯然曠達,不異蓬宇也。”
(2).完全符合貌。《藝文類聚》卷三引 晉 湛方生 《秋夜》詩:“物我泯然而同體,豈復壽夭于 彭 殤。”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上:“禪宗論雲門有三種語……其三為函蓋乾坤句,謂泯然皆契,無間可伺其深淺。”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四:“自改土歸流以後,一如内地編氓之營伍,泯然無異矣。”
(3).消失淨盡貌。《太平廣記》卷二八七引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侯元》:“ 元 因拜謝而出,仍令一童送之。既出洞穴,遂泯然如故。” 宋 王安石 《傷仲永》:“又七年,還自 揚州 ,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衆人矣。’” 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卷一:“生平著述數萬言,所藏金石文字及 宋 栞善本書不下千種,皆泯然無存。” 何香凝 《*********與廖仲恺》:“ 孫先生 深知國6*民6*黨人革命精神泯然無存,反 袁 定難成就,痛心之馀,決心到 日本 另行組織中華革命黨,重新號召進行反 袁 工作。”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泯然漢語 快速查詢。
“泯然”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ǐn rán,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釋,具體如下:
泯然的核心意義是“消失、不再顯現”,形容事物或特征完全消散、無迹可尋。例如:
根據古籍及權威釋義,其含義可細分為三類:
“泯然”一詞需結合語境理解,既可指物理或精神層面的消失,也可形容開闊融合的狀态,但最常用的是“徹底消失”之意。在引用時,需注意其在不同文獻中的具體指向。
泯然是一個漢字詞語,常見于文學作品中,表示徹底消失、失去蹤迹的意思。
泯(氵+門,共8畫)然(火+肯,共8畫)
泯然出自《世說新語·文學》:“曹文傑問王提示伶:“曹子泯然乎?”提示伶答:“泯然。”後來泯然也被引申為指人消失、杳無音信。
泯然的繁體字為泯然。
古時漢字中的泯有時候會寫作“汶”。
他前些年一直活躍在文壇上,如今卻泯然無聲了。
消泯、泯抹、泯滅、泯沒、泯頑
湮滅、消失、失蹤、隱匿
顯現、顯露、出現、顯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