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冥鸿的意思、冥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冥鸿的解释

(1).高飞的鸿雁。 前蜀 杜光庭 《刁子宗勉太尉谒灵池朱真人洞词》:“伏惟仙君道逸冥鸿,寿逾 辽 鹤。” 清 曹寅 《发横林未到锡山六十里示同舍》诗:“冥鸿沙鸟极升沉,画舫青帘共盍簪。”

(2). 汉 扬雄 《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簒焉。” 李轨 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御之。”后因以“冥鸿”喻避世隐居之士。 唐 陆龟蒙 《和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诗:“暂应青词为宂凤,却思丹徼伴冥鸿。” 明 唐顺之 《登常山山寺次壁间韵》之一:“忧时讥丧狗,逃世托冥鸿。” 明 沉宸荃 《谒梅子真祠》诗:“明哲早见几,冥鸿避矰弋。隐跡 吴 市门,学道此山侧。”

(3).比喻高才之士或有远大理想的人。 唐 李贺 《高轩过》诗:“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别头及第》:“时 杨知至 因以长句呈同年曰:‘由来梁鷰与冥鸿,不合翩翾向碧空。’” 宋 司马光 《和宇文公南涂中见寄》诗:“斥鷃卑飞聊取适,冥鸿高举益难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冥鸿是汉语中一个富有诗意的复合词,字面指“高飞的鸿雁”,后引申为隐逸高蹈之士或志向高远之人。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义溯源

  1. “冥”:

    本义为幽深、高远,《说文解字》释为“幽也”,引申指天空(如“苍穹”)。此处形容鸿雁翱翔于高远天际的状态。

  2. “鸿”:

    即鸿雁,古代象征信使或高洁志向,《淮南子》载“鸿鹄之翼,一举千里”,喻指远大抱负。

二、文化意象与引申义

  1. 隐逸超脱的象征:

    唐代诗人陆龟蒙《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云:“却思丹徼伴冥鸿”,以“冥鸿”暗喻远离尘嚣的隐士,凸显其自由超然之态。

  2. 高远志向的隐喻:

    宋代词人贺铸《海陵西楼寓目》有“冥鸿更杳,沉烟自馥”,借鸿雁高飞寄托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三、权威典籍释义

四、语义演变与用例

该词自唐宋诗词广泛使用后,逐渐固化于文学语境。如清代顾炎武《赠万举人寿祺》诗:“君今得所托,迥若冥鸿翔”,以“冥鸿”赞誉友人超然物外的风骨。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辞源》(商务印书馆)
  3. 陆龟蒙《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全唐诗》卷626
  4. 贺铸《海陵西楼寓目》,《全宋词》卷23
  5. 顾炎武《亭林诗集》卷四

网络扩展解释

“冥鸿”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1. 高飞的鸿雁
    本义指高飞于天际的鸿雁,常被用于文学中象征自由、高远的意境。如唐代陆龟蒙诗句“却思丹徼伴冥鸿”,清代曹寅“冥鸿沙鸟极升沉”,均以“冥鸿”描绘自然景象。

  2. 避世隐居之士
    源自汉代扬雄《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李轨注解为君子超脱世俗束缚,后引申为隐士的代称。如白居易《与元九书》中以“雾豹”“冥鸿”比喻退隐之人,明代唐顺之“逃世托冥鸿”亦属此类用法。

  3. 高才或志向远大者
    唐代起,该词扩展为对才华出众或胸怀理想者的隐喻。李贺《高轩过》中“垂翅附冥鸿”表达对贤者的追随,五代王定保则以“冥鸿”与“梁燕”对比,突显其超然志向。部分语境中还暗含暂时未显达、待时而飞之意。

文学意义:该词融合自然意象与人文精神,既展现传统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寄托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常见于诗词以增强意境深度。

别人正在浏览...

奔沸编户伯牙弦不可否认槎杈承欢膝下嗔咽侈侈不休斥远刺骨寸头大有等辈顶颡抖风堕懈发展史浮光掠影付诸一炬刚肠嫉恶榦佐乖诡过諐豪家豪迈黄鹄音胡猜呼吸商奸贼茭葑积牍九畴举世无双举首咔嗒酷妒流杮履道漫山遍野梦寐没世曩岁擬非其伦轻言轻语铨文失盗什袭鼠布死机祀社宿猪他乡故知痛定思痛王言握算汙官详缓仙桂笑酒窝习非成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