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阿戎的意思、阿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阿戎的解釋

(1).稱堂弟。《南齊書·王思遠傳》:“﹝ 王晏 ﹞及拜驃騎,集會子弟,謂 思遠 兄 思微 曰:‘ 隆昌 之末,阿戎勸吾自裁,若用其語,豈有今日。’ 思遠 遽應曰:‘如阿戎所見,今猶未晚也。’”《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 晉 宋 間人,多謂從弟為阿戎,至 唐 猶然。” 唐 杜甫 《杜位宅守歲》詩:“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清 朱彜尊 《己巳二月自古藤書屋移寓槐樹斜街賦詩》之三:“阿戎秋去又春殘,遠信封題萬裡難。”

(2).指 晉 王戎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王戎 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 戎 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 遂為早慧的典型。後因以“阿戎”稱美他人之子。 唐 王維 《送李員外賢郎》詩:“借問 阿戎 父,知為童子郎。” 唐 李端 《送單少府赴扶風》詩:“叨陪丈人行,常恐 阿戎 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阿戎”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文獻和語境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一、指稱堂弟

核心含義:
在晉宋至唐代的文獻中,“阿戎”常被用作對堂弟的稱呼。例如《南齊書·王思遠傳》記載,王晏稱王思遠為“阿戎”,胡三省在《資治通鑒》中注解:“晉宋間人,多謂從弟為阿戎,至唐猶然。”
文學例證:
唐代杜甫《杜位宅守歲》詩雲:“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此處“阿戎”即指堂弟杜位。

二、借指晉代王戎

典故來源:
“阿戎”亦指晉代名士王戎。據《世說新語·雅量》記載,王戎七歲時通過觀察道邊李樹多子而推斷其為苦李,展現早慧,後世遂以“阿戎”稱贊美他人之子聰慧。
延伸用法:
此含義多用于文學贊譽,如清代朱彜尊詩句“阿戎秋去又春殘”中借“阿戎”表達對晚輩的期許。

三、其他争議性解釋

部分低權威性資料提到“阿戎”可能隱喻對權勢的追逐(如),但此說法缺乏主流文獻支持,建議謹慎采納。


“阿戎”主要包含親屬稱謂和典故代指兩層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南齊書》《世說新語》及杜甫詩作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阿戎(ā róng)是一個充滿曆史底蘊的詞語,它有着豐富的意義和用法。讓我來為你解釋一下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阿戎是一個由“阝”和“⺌”兩個部首組成的字。它的筆畫數目為12。 來源: 阿戎一詞源于古代的西域民族,指的是古代匈奴的一支西征部落。這個詞彙在漢字中開始出現的時候,具有較為明确的地域和民族指代。 繁體字: 阿戎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阿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阿戎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常見的寫法是「阿鎔」,這個寫法更多的體現了曆史時期的變遷和字形演變。 例句: 1. 他是一個勇猛無畏的阿戎,能夠帶領部族征戰四方。 2. 阿戎的勇武精神,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産。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阿戎族、阿戎部落、阿戎文化。 近義詞:匈奴、西域部落。 反義詞:漢族、中原文化。 希望這些内容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了解阿戎這個詞的意思和用法!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