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扪虱而談”是一個漢語成語,現結合多來源信息綜合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二、典故出處
該成語出自《晉書·王猛傳》。東晉時期,前秦名臣王猛曾衣衫褴褛拜見大将軍桓溫。面對權貴,他一邊捉衣縫裡的虱子,一邊縱論天下大勢,神色自若,毫無卑微之态。
三、用法與示例
四、文化内涵
該成語既反映了魏晉名士放達不羁的風度,也體現了對才華與氣節的推崇——即便外表邋遢,内在的學識與膽識仍可令人敬服。
如需了解更詳細的曆史背景或語言演變,可查閱《晉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扪虱而談》意為談論瑣事或無關緊要的話題。常用來形容粗鄙、庸俗或沒有價值的對話。
《扪虱而談》的部首是手部(扌)和蟲部(虍),它共有10個筆畫。
《扪虱而談》一詞最早出現在明朝馮夢龍所著的《警世通言》中,是其中的一個故事的題目。
《扪虱而談》是該詞的繁體字。
古代的《扪虱而談》字寫作“捫虱而談”,其中的“扪”用“捫”來表示,意思都相同。
1. 他們一直扪虱而談,從來都不提任何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2. 請不要浪費時間在扪虱而談的話題上。
扪虱、扪心、虱子、談話、廢話
紙上談兵、遐想、閒聊
高談闊論、認真讨論、股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