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滴漏的意思、滴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滴漏的解釋

[clepsydra] 漏壺,古計時器之一

詳細解釋

即漏壺。 李準 《大年初一》三:“雪水像滴漏一樣一滴一滴地順着瓦檐向下滴着。”參見“ 漏壺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滴漏"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語義圍繞液體流動與時間計量展開,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本物理現象 指液體通過孔隙或容器縫隙逐漸滲出的過程,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液體一滴一滴地往下落"。該釋義強調物質形态變化,常見于描寫水流緩慢滲透的自然現象。

二、古代計時儀器 特指中國傳統的"刻漏"裝置,由多級受水壺組成,通過恒定滴水速度計量時間。漢代《史記·司馬穰苴列傳》記載"立表下漏"即為此類儀器,唐代賈公彥注《周禮》稱"漏刻,謂以筒受水,刻節,晝夜百刻"。這類儀器在宋代發展至頂峰,沈括《夢溪筆談》詳細記載了燕肅蓮花漏的結構原理。

三、文學象征意義 在詩詞中常作為時間流逝的意象,如唐代李賀《烏夜啼》"滴滴玉漏曙",宋代蘇轼《蔔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等作品,均以滴漏聲響象征時光綿延。這種用法延續至現代文學創作,成為表現時間主題的經典隱喻。

四、現代引申用法 當代語境可引申為持續性物質轉移現象,例如醫學描述"創口滲液",工業領域指"管道緩慢洩漏"等。此用法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中被标注為書面語體。

網絡擴展解釋

“滴漏”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各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主要含義:古代計時工具

  1. 定義
    滴漏(又稱漏壺)是中國古代利用水滴流動計時的儀器,通過容器中水的勻速滴落來測量時間。其原理是上層容器注水後,水通過底部小孔流入下層容器,通過水位變化或刻度标記判斷時間流逝。

  2. 結構與演變
    早期為單壺式,後發展為多級補償式(如兩級或三級漏壺),以提高精度。典型結構包括:

    • 受水壺:接收水滴并顯示時間刻度;
    • 洩水壺:通過調節水流保持滴速穩定。
  3. 曆史意義
    作為重要計時工具,滴漏在古代天文觀測、曆法制定中發揮關鍵作用。據記載,黃帝時期已有類似裝置,後逐漸完善。

二、引申含義

  1. 時間流逝的象征
    成語中常以“滴漏”比喻時間一去不返,如“光陰如滴漏”。

  2. 文學意象
    用于描寫緩慢、持續的場景,例如李準在《大年初一》中用“雪水像滴漏一樣滴落”表現靜谧氛圍。

三、其他領域含義

四、相關公式(計時原理)

若忽略溫度影響,滴漏時間計算可簡化為: $$ t = frac{V}{k cdot A sqrt{2gH}} $$ 其中,$V$為總水量,$k$為流量系數,$A$為孔口面積,$H$為水位高度。


注:以上内容綜合了曆史、文學及工具性解釋,醫學相關用法需謹慎采用。如需完整信息,可查閱《中國古代科技史》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八乘寶煤不斬眼曾母投杼村路撢人蹈規循矩典則的确良渡橋煩敝服約負卒鼓彈過謬骨醉含饴蒿憂黃師子讙擾見解監侍禁動晶琅琅吉應誇邁款款深深窾郄拉人下水連橇率幸賣主蠻狄馬傭美人遲暮命籍牛背笛纰疏歉疑洽悉請柬券約篩簾讪駁省決炻器水澒殊節私回薙滅題準通夕投契委分僞鳳僞戾無風起浪香鑪峯仙靈銜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