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濛鴻的意思、濛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濛鴻的解釋

1.混沌貌。 三國 魏 宋均 《春秋命曆序》:“濛鴻萌兆,渾渾混混。”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學賦》:“出湎泣而遐騖,貫濛鴻而上厲。”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瀆鬼濛鴻,嶽祗嶪峩。” 許地山 《綴網勞蛛》:“咄咄,貪得而無智的小蟲!自而今回溯到濛鴻。”

2.謂酒醉貌。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詞:“有時三盞兩盞,淡酒醉濛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濛鴻(méng hóng)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宇宙形成之初,天地未分、混沌迷蒙的狀态。其核心含義指向一種原始、宏大而模糊不清的自然景象或哲學概念。

詳細釋義:

  1. 混沌未分貌: 指天地開辟前元氣未分、模糊一團的原始狀态。這是“濛鴻”最核心的含義,常與“鴻蒙”互通,代表宇宙的初始階段。例如,《楚辭·天問》王逸注中提及:“請問太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言往古太始之元,虛廓無形,神物未生,誰傳道此事也。” 這裡的“虛廓無形”即暗含濛鴻之意。

  2. 廣大迷蒙貌: 由混沌未分的本義引申,形容自然景象(如霧氣、雲氣)彌漫廣闊、朦胧不清的樣子。例如,可形容山間彌漫的濃霧或水汽蒸騰、浩瀚無邊的景象。

字源解析:

權威引用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對“濛鴻”的釋義明确指向“古代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态”,并指出“濛,通‘蒙’”。該詞典是漢語詞彙研究的權威工具書。
  2. 《楚辭章句》(東漢·王逸注):如前文所引,王逸在注釋《天問》開篇關于宇宙起源的追問時,使用了描述原始混沌狀态的詞語,後世常以“濛鴻”或“鴻蒙”來概括這種狀态。
  3. 古代哲學與文學著作:“濛鴻”或與之密切相關的“鴻蒙”概念,常見于道家、儒家等典籍以及後世文學作品,用以描述宇宙本源或創世神話中的初始階段。

“濛鴻”是一個蘊含深厚哲學意蘊的古漢語詞彙,主要描述天地未分時元氣混沌、廣大迷蒙的原始狀态。它既是對宇宙起源的一種想象性描述,也可用于形容自然界中浩瀚朦胧的景觀。其核心在于“混沌”與“宏大”的結合。

網絡擴展解釋

“濛鴻”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基本解釋

  1. 混沌貌
    指宇宙初開時模糊、未分化的狀态,或形容事物朦胧不清的樣子。

    • 例證:
      • 三國魏·宋均《春秋命曆序》:“濛鴻萌兆,渾渾混混。”
      • 南朝梁·江淹《丹砂可學賦》:“出湎泣而遐骛,貫濛鴻而上厲。”
      • 唐·韓愈《元和聖德詩》:“瀆鬼濛鴻,嶽祗嶪峩。”
      • 現代作家許地山也曾在《綴網勞蛛》中化用此意。
  2. 酒醉貌
    形容飲酒後微醺或恍惚的狀态。

    • 例證:
      • 宋·辛棄疾《水調歌頭》:“有時三盞兩盞,淡酒醉濛鴻。”

二、補充說明

三、注意

該詞屬于生僻古語,現代使用較少,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含義。若需更深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國語辭典》的權威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迸脆碧眼兒不系蔡锷殘軍敗将成堂成窯鸱鳥川程雛鳳除害興利楚三闾大費丹煇颠東調犯度鳥風筌忿恚負固不賓富家巨室稿殡根深葉茂詭麗憨憐黑間鶴廟忽隱忽現剞講案見棄于人伎道記籍謹呈靜諷鹫峯亢急堪士客民跨馬鞍冷闆櫈蠻珍海錯貌是情非猛寒模胡毆曳盤停披翫僻志鎗旗前腔清妙璱璱市鬨師婆粳挑牙王孫貴戚武化烏鵲橋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