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混沌貌。 三国 魏 宋均 《春秋命历序》:“濛鸿萌兆,浑浑混混。”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出湎泣而遐騖,贯濛鸿而上厉。”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瀆鬼濛鸿,岳祗嶪峩。” 许地山 《缀网劳蛛》:“咄咄,贪得而无智的小虫!自而今回溯到濛鸿。”
2.谓酒醉貌。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濛鸿。”
“濛鸿”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混沌貌
指宇宙初开时模糊、未分化的状态,或形容事物朦胧不清的样子。
酒醉貌
形容饮酒后微醺或恍惚的状态。
该词属于生僻古语,现代使用较少,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含义。若需更深入考证,可参考《汉典》或《国语辞典》的权威释义。
濛鸿,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为“水”和“鸟”的部首,共有18笔。
濛鸿一词来源于《诗经·著风》中的一句描述雨滴和鸟飞的诗句:“采蘩采蘩,薄言采之,濛濛霾霾,我心伤之。”用以形容雨雾弥漫、模糊不清的景象。在繁体字中,濛鸿的写法为霧鴻。
濛鸿一词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略有变化。在古文献中,濛鸿可写作濛雄、濛鴻或濛雲,形容雨雾和大鸟。随着历史的演变,现代汉字中的濛鸿逐渐确定为现行字形。
1. 濛鸿弥漫的雨雾使得远方的景色朦胧不清。
2. 大雁在濛鸿的雨雾中翱翔,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组词:濛雨、濛霭、濛丝、濛濛。
近义词:雨雾、霧氣、雾霾。
反义词:晴朗、明亮、清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