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強迫清政府訂立的關于租借威海衛(今山東威海市)的條約。1898年在北京籤訂。主要内容為:威海衛及其附近海面租給英國,租期二十五年,經雙方同意可延長。本約于1930年廢止。
《訂租威海衛專條》是1898年清朝與英國籤訂的不平等條約,以下是詳細解釋:
背景與籤訂時間
該條約是英國為擴大在華勢力範圍,趁甲午戰争後中國國力衰弱之際,強迫清政府籤訂的。雙方于1898年7月1日在北京籤署,清朝代表為刑部尚書廖壽恒,英國代表為公使窦納樂。
核心内容
影響與性質
英國通過此條約獲得了華北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使渤海灣控制權落入列強之手,對北京形成直接威脅。該條約與同期其他列強在華租借地條約(如德國租膠州灣)共同加劇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
廢止時間
條約于1930年正式廢止。
這一條約是列強瓜分中國狂潮的産物,體現了晚清外交的屈辱性。若需更全面的曆史背景或細節,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網頁的擴展資料。
《訂租威海衛專條》是一個詞語,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它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訂租威海衛專條》是指關于訂租威海衛的相關規定或條例。
《訂租威海衛專條》這個詞的拼音拆分為:dìng zū wēi hǎi wèi zhuān tiáo。
它的部首和筆畫分别是:
訂(言部,5畫)、租(禾部,10畫)、威(女部,9畫)、海(水部,9畫)、衛(卩部,8畫)、專(丷部,8畫)、條(木部,7畫)。
《訂租威海衛專條》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威海衛的管理制度。它是用來規範訂租威海衛的行為和權益的專門條例。
繁體字《訂租威海衛專條》的寫法如下:訂租威海衛專條。
古時候漢字寫法可以根據年代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下面給出一種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訂(⺯部,7畫)、租(禾部,10畫)、威(女部,8畫)、海(⺧部,8畫)、衛(卩部,8畫)、專(丷部,4畫)、條(⺮部,7畫)。
1. 根據《訂租威海衛專條》的規定,租戶需要每月按時繳納租金。
2. 這次修訂的《訂租威海衛專條》保護了租戶的權益,提高了租房市場的規範化程度。
1. 訂立:按照規定訂立契約。
2. 租約:籤訂租房合同。
3. 威懾:通過展示實力以達到威懾敵人。
4. 海防:加強海岸線的防禦工作。
5. 衛生:注意個人和環境的衛生狀況。
6. 專業:專門從事某一領域的人或機構。
7. 條例:制定并執行相關的法律法規。
1. 訂約:根據雙方協商一緻籤訂合同。
2. 承租:租賃房屋或土地。
3. 統治:掌控或管理某個區域或群體。
4. 專項:特定的、專門的。
5. 規定:制定或設定準則或條款。
6. 條款:合同或法律中的具體條目。
1. 解約:根據協議解除合同。
2. 出租:将房屋或土地出借給他人使用。
3. 疏忽:由于大意或專注于其他事情而忽略某事。
4. 平坦:光滑或沒有障礙物。
5. 混亂:無序或無法預測的狀态。
6. 不定:沒有确定性或不确定的狀态。
以上是關于《訂租威海衛專條》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