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僧人做佛事超度亡靈時,要發牒請佛,獻齋上供,事畢,化紙把佛送走,謂之“送佛”。《水浒傳》第四五回:“當夜五更道場滿散,送佛化紙已了,衆僧作謝回去。”《石點頭·莽書生強圖鴛侶》:“三月初一,是夫人忌辰修齋,初三圓滿……約莫黃昏将盡,和尚送佛出來焚化。”
“送佛”是佛教法事中的特定儀式環節,主要用于超度亡靈。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指僧人在完成佛事後,通過焚燒紙錢等方式将請來的佛或神靈送離人間。這一過程包含發牒文邀請、供奉齋食、最終焚紙送行三個核心步驟。
2. 儀式流程
3. 文學例證
《水浒傳》第四十五回提到“送佛化紙已了”,《石點頭》中也有“和尚送佛出來焚化”的描述,印證了該儀式的曆史實踐。
4. 延伸含義
俗語“送佛送到西”由此衍生,比喻幫助他人應徹底,如例句所示:“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
如需了解具體佛事儀軌或不同地區的習俗差異,可查閱《佛教儀式辭典》等專業資料。
《送佛》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送别佛像或佛教人士。它由“送”和“佛”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送”字的部首是“辶”,總筆畫數為9畫。
“佛”字的部首是“亻”,總筆畫數為7畫。
來源:
《送佛》一詞來自于中國曆史上的佛教傳說和文化背景。在古代,佛教的傳播非常廣泛,人們常常互相送佛作為禮物或表達感謝的方式。
繁體:
繁體字“送佛”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代史書和銘刻,我們可以了解到古時候“送佛”字的寫法。然而,由于字形的變遷和演變,古代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差異。
例句:
1. 他把自己手裡的金佛送給了那位和尚,表示對他的感激之情。
2. 春節期間,我去寺廟給佛爺送佛,祈求來年平安吉祥。
組詞:
送人情、送别、送禮、送行、佛像、佛教、佛堂、佛殿、*********、佛經
近義詞:
贈佛、饋佛、供佛、貢佛、獻佛
反義詞:
請佛、迎佛、接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