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比興的意思、比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比興的解釋

(1).《詩》六義中“比”和“興”的并稱。比,以彼物比此物;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比興”為 中國 古典詩歌創作傳統的兩種表現手法。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比興》:“故比者,附也;興者,起也。附理者,切類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議。”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虬龍以喻君子,雲蜺以譬讒邪,比興之義也。” 唐 劉知幾 《史通·叙事》:“昔文章既作,比興由生。鳥獸以媲賢愚,草木以方男女。詩人騷客,言之備矣。” 唐 劉知幾 《雜說上》:“然自古設比興,而以草木方人者,皆取其善惡、薰蕕、榮枯、貞脆而已。”參閱《詩大序》、 宋 朱熹 《詩集傳》。

(2).指創作詩歌。 宋 王安石 《甘露歌》詞:“盡日含毫難比興,都無色可并。” 清 顧炎武 《與人書》:“起八代之衰,而樹千秋之業,非明公其誰與歸!當不僅流連比興,傳播藝林,為斯文之盛事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比興”是中國古典詩歌創作中的兩種重要表現手法,源自《詩經》六義(風、雅、頌、賦、比、興)。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核心内涵


  1. 即比喻,通過“以彼物比此物”,用具體形象的事物類比另一事物,使特征更鮮明。例如《詩經·碩人》用“手如柔荑”形容女子手的柔美。


  2. 即起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的開端,引出主題内容。如《關雎》以“關關雎鸠”起興,引出對愛情的詠歎。

二、區别與聯繫

三、學術延伸

四、示例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文心雕龍》或朱熹《詩集傳》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比興(bǐ xìng)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比興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通過比喻手法表達或描繪某個事物,以便更好地理解或形容其特征或情況。比興可用于文學創作、修辭手法、說話表達等各種語境。 拆分部首和筆畫 比興的拆分部首為比(bǐ)和興(xīng)。 比的筆畫數為3,興的筆畫數為6。 來源 比興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孟子·公孫丑上》:“善才者用之如盈器,發之如湧泉。”其中的“如”是比興的典型用法。後來,比興逐漸發展為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法。 繁體 『比興』(略作『比興』)在繁體字中保持相同的形式和意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比興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相比略有不同。具體而言,比興的古代漢字寫法為“比興”。 例句 1. 這個小說利用比興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2. 他通過比興的方式,将枯燥的曆史事件變得更加有趣。 組詞 比喻、比方、興奮、興趣、發揚光大 近義詞 比方、比喻、類比 反義詞 實事求是、直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