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定志的意思、定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定志的解釋

(1).集中意志;專心。 漢 東方朔 《非有先生論》:“﹝寡人﹞體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視靡曼之色,耳不聽鐘鼓之音,虛心定志,欲聞流議者三年於茲矣。”《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夫得意一人,是謂永畢,失意一人,是謂永訖,欲人定志專心之言也。” 唐 錢珝 《授秘書少監賜紫盧光啟守中書舍人制》:“ 盧光啟 勵精不怠,處默有倫,定志而靜專其謀,好古而敏求其要。”

(2).立志;決意。《後漢書·蘇竟傳》:“人無愚智,莫不先避害然後求利,先定志然後求名。” 許地山 《東野先生》:“我已定志不離開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定志

核心釋義

指堅定心志、确立志向,使心神專一而不動搖。


一、古代漢語釋義

  1. 确立志向

    《漢語大詞典》釋為“立定志向”,強調志向的明确性與穩定性。如《後漢書·彭寵傳》載“定志委命”,指堅定信念、順應天命。

  2. 心神安定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提及“志”含“心之所之”之義,“定志”引申為使心緒歸于平靜專注的狀态。


二、現代漢語用法

  1. 動詞性短語

    表示下定決心,如“他定志鑽研學問”(《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2. 名詞性含義

    指穩固的意志力,如“此人有定志,不易受外界幹擾”。


三、典籍用例佐證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
  3.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清代)
  4. 《後漢書》(範晔,南朝宋)
  5. 《淮南子》(劉安,西漢)
  6. 《近思錄》(朱熹、呂祖謙,宋代)

(注:因線上詞典條目鍊接動态變化,此處标注典籍及工具書名稱,讀者可通過權威出版社官網或學術數據庫查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定志”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集中意志,專心
    指排除雜念、專注于某事的心理狀态。例如《後漢書》提到“定志專心之言”,強調心無旁骛。
  2. 立志,決意
    表示确立志向并堅定追求,如《後漢書·蘇竟傳》中“先定志然後求名”。

二、延伸内涵

三、應用場景

四、示例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漢典》或成語詞典中的經典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抱肚本月不戴頭巾男子漢倉獄揣挫楚氛鉏霓此若蹿撥錯遌丹楹大有起色東國惡笄鵝目芳苾泛流垢翫瓜牛海田漢武托孤恒操華潤會悟夥繁将領燋熬郊扉驕熙戒朝接淅靜守及溺呼船侰澀俊舉苦菜花理妝隆空耦俪飄萍斷梗蚍蜉撼大樹骞蕩青紫齊遬遒古三洲歌生稼十三镮金帶蜀殿瓊人輸辇輸油管厮侵檀府啕笑銅吊挽粟烏腸汙黑消潰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