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霓旌的意思、霓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霓旌的解釋

(1).相傳仙人以雲霞為旗幟。《楚辭·劉向<九歎·遠逝>》:“舉霓旌之墆翳兮,建黃纁之總旄。” 王逸 注:“揚赤霓以為旌。” 前蜀 韋莊 《喜遷莺》詞:“香滿衣,雲滿路,鸞鳳繞身飛舞。霓旌絳節一羣羣,引見 玉華君 。” 宋 錢易 《南部新書》癸:“ 高駢 在 淮南 ,有贄歌者,末章雲:五色真龍上漢時,願把霓旌引煙策。” 明 夏完淳 《觀濤》詩:“海女霓旌乍有無,雷鼓填填 屏翳 怒。”

(2).綴有五色羽毛的旗幟,為古代帝王儀仗之一。亦借指帝王。 唐 杜甫 《哀江頭》詩:“憶昔霓旌下 南苑 ,苑中萬物生顔色。” 明 陸采 《懷香記·假公薦舉》:“閶闔欲開,霓旌飄颻乎翠樹;冕旒方坐,仙仗森簇于丹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霓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由“霓”(彩虹)和“旌”(旗幟)組成,字面指彩色的旗幟,形容色彩斑斓、華麗奪目的旗子。


二、詳細解釋

  1. 仙人的雲霞旗幟
    傳說中仙人以雲霞為旗幟,象征缥缈仙境。如《楚辭·九歎·遠逝》中“舉霓旌之墆翳兮”,王逸注“揚赤霓以為旌”。

  2. 帝王儀仗的裝飾
    指古代帝王儀仗中綴有五色羽毛的旗幟,後借代帝王或皇家威儀。如杜甫《哀江頭》中“憶昔霓旌下南苑”,描述唐玄宗巡遊時的盛況。


三、使用場景與文學意象


四、延伸含義

在姓名學中,“霓旌”被賦予祥瑞寓意,象征才華出衆、成就非凡,但此用法較少見于文學經典。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出處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楚辭》、杜甫詩集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霓旌

霓旌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ní jīng。它由兩個部分組成:部首為雨(雨字旁邊有一個點),而尾部為旌。

雨部的筆畫數為八畫,代表着水滴從雲層落下,象征雨水。旌部的筆畫數為八畫,代表着旌旗。綜合起來,霓旌可以理解為彩虹的旗幟。

《說文解字》記載:“【雨】,從雨,[且-此]聲。從雨雲漏也。”表示雨部的形狀是由雨滴從雲層落下的樣子組成的。而旌字則是由十人犬八與十絲旗八組成的,作為旗頂兩端的花紋。這樣,整個霓旌的形狀就像是飛揚的五彩旗幟。

霓旌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霓旌」,和簡體字寫法完全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有所不同。在古代字書《康熙字典》中,霓旌的寫法為「霓麌」。其中的麌字在現代漢字中已經不再使用,不過它的意思是犬吠,表示旗幟高舉的場景。

以下是一些關于霓旌的例句:

1. 看!遠處竟然飄起一面華麗的霓旌。
2. 霓旌在陽光下閃耀着七彩的光芒。

組詞:霓衣、霓裳、五彩斑斓
近義詞:彩旗、七色旗
反義詞:黑旗、白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