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敏捷強健。 宋 陸遊 《南唐書·陳誨傳》:“生數月,趫健能馳走。” 明 宋濂 《于指揮墓志銘》:“君乃集諸少年趫健者,列為隊伍,朝暮教以擊刺之法。” 清 戴名世 《書許翁事》:“嘗與餘登高山馳馬,直騰廻翔,上下趫健如少壯,見者不知其為七十餘人也。”
(2).形容曲調節奏緊湊、音聲雄壯。 明 李東陽 《麓堂詩話》:“其音調起伏頓挫,獨為趫健,似别出一格。”
“趫健”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敏捷強健
指身體矯健、行動迅捷。如《南唐書·陳誨傳》記載“生數月,趫健能馳走”,描述人物自幼體魄出衆;明宋濂在墓志銘中提到訓練“少年趫健者”習武,強調體能優勢。
形容音律雄壯緊湊
用于藝術領域時,特指樂曲節奏剛勁有力。例如李東陽《麓堂詩話》評價某曲“音調起伏頓挫,獨為趫健”,突顯音樂的氣勢。
多用于古代文獻中,既可描述人物(如武士、騎手),也可比喻藝術作品(如詩歌、樂曲)的剛健風格。現代使用較少,常見于文史研究領域。
提示:以上釋義綜合了多部古籍用例,若需查閱完整原文,可參考《南唐書》《麓堂詩話》等文獻。
趫健(qiáo jiàn)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是⺾和⺙,共有10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趫健的字形略有不同。
趫健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趫健。
以下是一些關于趫健的例句:
1. 他堅持每天鍛煉身體,趫健不已。
2. 運動對于保持身體的趫健至關重要。
3. 她每天步行上下班,保持着趫健的身體。
一些與趫健相關的組詞:
- 健康:強調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狀态。
- 健壯:形容人體魄力旺盛,身體強健。
- 健步如飛:形容走路輕快有力,步伐迅猛。
一些趫健的近義詞:
- 強壯:形容身體健康、有力。
- 健康:形容身體良好、不患病痛。
- 健全:形容身體或事物完整、完備。
一些趫健的反義詞:
- 虛弱:形容身體無力,衰弱。
- 病弱:形容容易患病,身體較弱。
- 病态:形容身體或狀态異常,不健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