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述簡要。《孟子·離婁下》:“博學而詳説之,将以反説約也。”《韓非子·難言》:“多言繁稱,連類比物,則見以為虛而無用。揔微説約,徑省而不飾,則見以為劌而不辯。” 清 黃宗羲 《馬虞卿制義序》:“已又去蒙存而為説約。”
“説約”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多寫作“說約”,其核心含義為“叙述簡要”,即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或總結複雜内容。以下是綜合古籍和字義解析的具體解釋:
如需進一步探讨古籍中的具體用例或語義演變,可參考《孟子》《韓非子》等原著。
《説約》是指通過口頭或書面方式進行交流、協商和約定的行為。它強調通過言語表達和溝通來建立共識和達成一緻。
《説約》是一個由“言”和“約”組成的合字。
“言”是表示“語言”的意思,它作為部首位于左邊。
“約”是表示“約定”、“約束”的意思,它作為部首位于右邊。
《説約》的筆畫由12畫組成。
《説約》一詞源自于漢語,它在口頭語和書面語中被廣泛使用。它強調了人們通過言語溝通和相互約定來建立信任和達成共識的重要性。
《説約》的繁體字形為「説約」。
在古時候,《説約》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主要體現在字的結構和一些細節上。然而,它的基本含義和現代漢字中的寫法是一緻的。
1. 我們需要進行一次會談,以便通過説約來解決這個問題。
2. 雙方達成了説約,确保了合作的順利進行。
- 説明:解釋、闡述的意思。
- 説服:說服、勸說的意思。
- 説教:以言辭勸勉、教導他人的意思。
- 約定:事先商定、确定的意思。
- 協議:雙方達成共識、作出的共同決定。
- 約章:為了管理和約束而制定的法規或規定。
- 約定俗成:指通過長期的社會習慣和慣例而形成的共識和規定。
- 不約而同:指多方面的因素導緻雙方或多方達成一緻,而沒有進行明确的溝通和約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