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騁懷遊目是一個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指縱目四望、開闊心胸的意境,常用于形容視野開闊或心境豁達。其中「騁懷」指舒展胸懷,「遊目」指目光遠眺,兩者結合表達一種自由灑脫的精神狀态。
源自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名句:「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原句為「遊目騁懷」,現代用法中詞序可調換)。
與「遊目騁懷」互為變體,現代詞典多标注為生僻成語。相關成語有「遊刃有餘」(技巧純熟)、「交遊甚廣」(閱曆豐富)等。
可通過漢典、百度文庫等來源查看完整解析。
《騁懷遊目》這個詞意指在廣闊的世界中心情激蕩、情意流露,眼界開闊、心境豁達的樣子。
《騁懷遊目》的拆分部首為馬(馬變形的“田”)和目,共兩個部首。拆分後的筆畫為16畫。
《騁懷遊目》一詞的來源出自唐代杜甫的《登高》詩:“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其中“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騁懷遊目雜鄉豔,敢辭世絕千裡愁。”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破敗、個人境遇艱難的感慨和心境。
《騁懷遊目》的繁體字為「騁懷遊目」。
在古時候漢字中,「騁懷遊目」的寫法沒有太大變化。
他漫步在山水間,騁懷遊目,心曠神怡。
組詞:騁懷、遊目、懷目、目遊、騁遊
近義詞:志在四方、胸懷萬象、廣納天下、遠見卓識
反義詞:狹隘眼界、不思進取、羁絆自限、目光短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