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脈案的意思、脈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脈案的解釋

[medical record] 中醫的診斷記錄,一般寫在處方上

詳細解釋

亦作“脈案”。中醫處方前所寫明的病狀,脈象與用藥方法。猶病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五回:“隻見一個醫生在那裡和他診脈,開了脈案,定了一個十全大補湯加減。” 胡適 《易蔔生主義》:“譬如醫生診了病,開了一個脈案,把病狀詳細寫出,這難道是消極的破壞的手續嗎?” 老舍 《不說謊的人》:“‘開個方子試試吧,吃兩劑以後再來診一診吧!’說完他開着脈案,寫得很慢,而字很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脈案(mài àn)是中醫診療文書中的專業術語,特指醫生對患者脈象特征、病理分析及診斷結論的詳細記錄。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與中醫專業角度分項解析:


一、基本釋義

脈案指中醫師在診病時,根據患者脈象(如浮、沉、遲、數等)所寫的診斷記錄,包含脈象特征、病因病機、辨證結論及治療方向。其核心功能是為後續處方提供依據,屬中醫“醫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内容構成

  1. 脈象描述

    記錄患者寸口脈(桡動脈)的搏動狀态,如頻率(遲/數)、力度(虛/實)、形态(滑/澀)等,例如“脈沉細而數”表示脈位深、細弱且頻率快。

    來源:《中醫診斷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辨證分析

    結合脈象與症狀(如面色、舌苔、寒熱等)推斷病因(如風寒、濕熱)及病機(如氣血兩虛、肝郁脾虛)。

    來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标準》

  3. 診斷結論

    明确病證名稱(如“太陽中風證”“肝陽上亢”)及治則(如“疏風解表”“平肝潛陽”)。


三、曆史淵源與規範

“脈案”一詞源于宋代醫案文書,明清時期形成固定格式。現代中醫要求脈案必須符合“理、法、方、藥”邏輯:


四、權威參考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

    “中醫指記載脈象和處方的病曆。”

  2. 《中醫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

    “脈案是醫案中聚焦脈診的部分,為辨證核心依據。”

  3. 國家中醫藥名詞術語成果轉化與規範推廣項目:

    脈案需遵循《中醫病案書寫規範》,确保術語标準化(鍊接)。


五、現代應用價值

脈案不僅是診療記錄,更是中醫學術傳承的載體。經典脈案(如《臨證指南醫案》)被納入中醫藥院校教材,用于教學與研究。當前電子脈案系統已逐步實現結構化錄入,助力中醫數據化發展。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中醫醫案信息化建設指南》

網絡擴展解釋

“脈案”是中醫學術語,指中醫師在診斷過程中記錄患者病情、脈象及治療方案的書面文件,通常附于處方前。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内容
    脈案是中醫診斷的正式記錄,包含患者病狀、脈象特征及用藥方法。例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提到醫生“開了脈案,定了一個十全大補湯加減”,說明其與處方直接關聯。

  2. 形式與功能
    傳統脈案需寫明“病狀”和“脈象”,如舌苔顔色、脈象虛實等,并據此拟定治療方案,類似現代醫學的病曆卡。胡適曾以脈案類比“詳細寫出病狀”,強調其診斷價值。

  3. 曆史與應用
    清代文獻已頻繁出現該詞,如太醫院存檔的脈案可用于研究曆史人物健康(如光緒帝)。現代中醫仍沿用此形式,但部分簡化了書寫流程。

脈案是中醫診療的核心記錄,兼具醫學與文獻價值,需結合望聞問切綜合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矮胖艾青闆花八陣法冰上運動不蠱草鬥成全川坻出口稅逴俗絕物翠繞珠圍大力士丹粉等時東塗西抹斷絶煩請府奧浮生若夢騧騟荒白米黃冠草履桓蒲回煖講嘴齌怒積暑康惠可目賴親麗服靈蟾吝啬柳陰婁絡落籍媒蠍睦親募役法破悭窮兵極武騎行去斥森桂山鐘誓省樹腰死國瑣記推佽秃節襪套尾狐威顯五言排律瞎闖祥刑錫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