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露章的意思、露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露章的解釋

(1).公開奏章糾舉内容,讓被彈劾的人知道而服罪。《漢書·何武傳》:“﹝ 何武 ﹞遷 揚州 刺史,所舉奏二千石長吏必先露章,服罪者為虧除,免之而已;不服,極法奏之,抵罪或至死。” 唐 權德輿 《太子太傅貞憲趙憬神道碑》:“絜矩以杜奇衺,露章而無吐茹。”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七:“ 雍正 六年,奉旨,停止科道密奏,各用露章。又奉旨,露章之外,亦準密奏。”

(2).泛指上奏章。 唐 元稹 《唐南陽郡王贈某官碑文銘》:“ 憲宗皇帝 不得已下誅詔。不浹日,露章自 潤 曰:‘十月十二日, 錡 就擒,從亂者無遺餘。’”《新唐書·康承訓傳》:“﹝ 龐勛 ﹞遣僞将屯 柳子 ,屯 豐 ,屯 滕 ,屯 沛 ,屯 蕭 ,以張其軍,乃露章求節度使。”

(3).用指奏章。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今人稱督撫糾參之本曰露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露章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曆史文獻與宗教文化兩個角度解析:

  1. 公開的文書或奏章

    此義項源于古代政治用語,指未經密封、公開呈遞的奏章。《後漢書·李固傳》記載“露章上書”,即指将彈劾内容公之于衆的文書形式。這種用法體現了古代政治運作中對透明度的部分需求,常見于漢唐時期的官方記錄。

  2. 道教符咒術語

    在道教典籍中,露章特指齋醮儀式中焚化的符咒文書。《雲笈七籤》卷五十五提及“露章書罪”,指通過焚燒符章向上天呈報罪愆的儀軌,屬于道教禳災祈福的重要儀式載體。

兩重含義均以“露”(公開)為核心語義特征,前者聚焦政務公開性,後者強調人神溝通的儀式媒介,共同構成該詞在漢語中的獨特語義場。

網絡擴展解釋

“露章”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1. 公開奏章糾舉内容
    指官員在彈劾他人時,先将奏章内容公開,讓被彈劾者知曉并服罪。這一做法最早見于《漢書·何武傳》,記載何武任揚州刺史時“所舉奏二千石長吏必先露章”。清代阮葵生《茶馀客話》也提到雍正時期科道官員“各用露章”。

  2. 泛指上奏章
    唐代元稹在《唐南陽郡王贈某官碑文銘》中描述憲宗皇帝“露章自潤”,即通過奏章上報事件進展。此用法擴展了“露章”的範疇,不限于彈劾,而是泛指一切上奏行為。

  3. 代指奏章本身
    清代劉獻廷《廣陽雜記》提到“督撫糾參之本曰露章”,此處“露章”直接指代奏章這一文書形式。


補充說明
該詞體現了古代政治制度中“公開透明”的治理理念,尤其在彈劾程式中,通過提前公示内容促使被彈劾者主動認罪,減少司法成本。其詞義演變從具體行為(公開彈劾)逐漸泛化為一般性上奏,再到指代文書本身,反映了語言的曆史適應性。

(參考來源:、4、8等綜合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愛樹飽飨老拳不厭求詳不皂殘貨昌隆赤眚春葩麗藻出哨廚役雌雌瘁索大寂當家人電話間調筆定額稅飛蒼走黃費加羅的婚姻怫戾根須捍城堅守不渝假日甲械機房仔吉金口玉音僦賃顆恰匡廓喟焉臘面連底料酒靈韻梨蕊李錐羅縷紀存緑珠賣題媒孼梅錢俛眉眇漠母範鬧嚣栖鳥漆樹三善山溝勝氣舐犢之愛嗣封唐園透脫委頓五黃六月霧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