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愛及樹。用以稱頌好官的德政。語本《左傳·定公九年》:“《詩》雲:‘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思其人,猶愛其樹,況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 晉 潘嶽 《馬汧督诔》:“思人愛樹,甘棠勿翦。” 唐 張次宗 《請立前節度使李德裕德政碑文狀》:“雖 黃霸 入用,寵方盛於登賢,而 鄧侯 不留,情猶深於愛樹。”參見“ 愛棠 ”。
“愛樹”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指因愛戴某人而推及愛護其相關的樹木,用以稱頌官員的德政。該詞體現了古代“推愛及物”的思想,即通過保護與賢者相關的物品(如樹木)來表達對其品德的敬仰。
“愛樹”通過具體物象(樹木)象征抽象品德,是中國古代“以物寄情”文化的典型體現。其核心邏輯是:愛人→推及愛物→物成為德政象征,常用于史書、碑文等正式文體中。
《愛樹》是一個詞語,表示對樹木的喜愛、關懷和保護。
《愛樹》的拆分部首是爫(手旁),它的總筆畫數是10畫。
“愛樹”這個詞語源自于中文,是由“愛”和“樹”兩個字組成的。
《愛樹》在繁體中文中是「愛樹」。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不過《愛樹》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1. 他每天都會去公園澆水,真是個愛樹的人。
2. 我們應該共同倡導愛護環境,從小樹立愛樹意識。
組詞:愛護樹木、樹木愛護
近義詞:樹木愛好者、樹木保護者
反義詞:砍樹、毀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