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衛城池。《商君書·賞刑》:“千乘之國,若有捍城者,攻将淩其城。” 宋 蘇轼 《賜諸路屯駐諸員寮等初冬衣襖都敕》:“爰念捍城之勞,普均挾纊之惠。”
“捍城”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護衛城池,勇敢抵禦外敵入侵。其中“捍”表示抵禦、抵擋,“城”指城池,整體強調堅守防禦的意志。
二、字詞解析
三、古籍出處
四、現代引申 現可用于比喻堅守原則或保護關鍵事物,如“科學工作者為真理捍城”。
五、相關成語
注:以上内容綜合了《商君書》、蘇轼文獻及現代詞典釋義,覆蓋軍事防禦本義與抽象化引申義。
捍城是一個動詞短語,表示保衛城市、防止城市受到敵害侵犯的意思。
捍城的部首是扌(手部),總共有10畫。
捍城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繁體字是「捍城」。
根據古代文獻記載,捍城在古時候的寫法為「扞城」。
1.他們英勇地捍城,保衛了家園。
2.在戰争中,每個士兵都發揮自己的力量來捍城。
1.捍衛:保護、守衛。
2.城壕:用于保護城市的壕溝。
3.城牆:用于保護城市的高牆。
近義詞:保護、守衛。
反義詞:攻陷、占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