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 國名。 赤狄 之别種。公元前六世紀末,為 晉 所滅。故城在今 山西省 潞城縣 東北四十裡。《左傳·宣公十五年》:“六月癸卯, 晉 師滅赤 狄 潞氏 。” 杜預 注:“ 潞 , 赤狄 之别種。 潞氏 ,國,故稱氏。”
“潞氏”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國家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曆史背景
潞氏屬于赤狄(北方少數民族)的一支,原為晉國周邊較為強大的部族。晉成公時期(約公元前604年),潞氏滅黎侯建國,并控制了太行山的重要隘道壺口,成為晉國的重要威脅。
地理位置
其故城位于今山西省潞城縣東北四十裡,即今長治市潞城區一帶。
滅亡時間與原因
公元前594年,因潞氏君主嬰兒懦弱,權臣鄷舒殺害晉景公之姐(嫁至潞氏的伯姬),引發晉國讨伐。晉景公派荀林父率軍滅潞氏,結束了其政權。
相關考證
根據《左傳·宣公十五年》記載:“晉師滅赤狄潞氏”,杜預注:“潞,赤狄之别種,故稱氏。”說明“氏”在此處指代部族或國家。
其他含義争議
部分資料提到“潞氏”作為姓氏形容品行高尚,但此說法多見于低權威性來源(如),且與主流曆史記載不符,可能為誤傳或引申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潞氏的詳細曆史事件或考古研究,可參考《左傳》及《山西通志》等文獻。
《潞氏》是一個姓氏,指的是按照中國姓氏的習慣,将姓和氏合并為一個姓的情況。這個姓氏源自古代的地名“潞陽”。
《潞氏》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氵”(三點水)和“氏”(土)。其中,“氵”表示水,而“氏”表示土地或村莊。
《潞氏》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3畫,其中“氵”部3畫,“氏”部10畫。
《潞氏》這個姓氏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地名“潞陽”,因為這個地方的人們多姓“潞氏”,後來逐漸演變為一個獨立的姓氏。
《潞氏》的繁體字為「潞氏」。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一些變化,因此《潞氏》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可能有不同的寫法。但總體上來說,它的基本結構和意義沒有變化。
1. 他的姓氏是潞氏,代代相傳。
2. 潞氏一家人在這個村莊裡生活了幾百年。
《潞氏》這個姓氏可以與其他字組合成不同的詞語,常見的有:潞氏家族、潞氏姓氏、潞氏宗族等。
《潞氏》這個姓氏沒有嚴格的近義詞,因為它是一個人名,每個人的姓名都是獨立的。
同樣地,由于《潞氏》是一個姓氏,它也沒有嚴格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