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若木的意思、若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若木的解釋

古代神話中的樹名。《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 衡石山 、 九陰山 、 泂野之山 ,上有赤樹,青葉,赤華,名曰若木。” 郭璞 注:“生 昆侖西 附西極,其華光赤下照地。”一說,即扶桑(見 清 段玉裁 《說文·木部》“榑”字注)。《楚辭·離騷》:“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 唐 李峤 《日》詩:“日出扶桑路,遙升若木枝。” 清 錢謙益 《曾湖浴日》詩:“浴日晴波漾六時,丹淵若木影參差。” 鄭澤 《登樓歎》詩:“不見若木嬌榑桑,但見蝦蟹變作長鲸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若木,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1. 神話傳說中的神木

    指古代神話中生長于西方日落之處的大樹。此說最早見于《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上有赤樹,青葉,赤華,名曰若木。” 郭璞注雲:“生昆侖西,附西極,其華光赤下照地。” 意指若木生長在西方極遠之地(日落之處),樹開紅花,光芒照耀大地。此釋義奠定了若木在神話中的基本意象,成為後世文學中象征日落、西方或光明的典故來源(來源:袁珂《山海經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 指代日落之處或西方

    因其神話屬性位于日落之方,故“若木”常被用作指代日落之地或西方方位的代稱。例如屈原《離騷》:“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 王逸在《楚辭章句》中注釋:“若木在昆侖西極,其華照下地。拂,擊也。折取若木,以拂擊日,使之還去。” 此句即是以若木象征西方日落之處(來源:洪興祖《楚辭補注》,中華書局)。

  3. “扶桑若木”并稱與方位對應

    在神話體系中,若木常與東方日出之處的神樹“扶桑”并提,構成一對方位相對的概念。扶桑代表日出東方,若木則代表日落西方。如《淮南子·墬形訓》載:“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 高誘注:“若木端有十日,狀如蓮華,華猶光也,光照其下也。” 此記載進一步強化了若木作為西方日落神樹的地位(來源: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中華書局)。

總結核心含義:

“若木”的核心詞義源于上古神話,特指傳說中生長于西方日落之處、能發出紅色光芒的神樹。由此引申,它常被用來指代日落之地或西方方位,并在文學中與東方的“扶桑”形成對應關系,共同構成古人宇宙時空觀中的重要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

“若木”一詞的含義可從神話傳說、姓名寓意兩個主要維度解析,綜合多來源信息如下:

一、神話傳說中的若木

  1. 起源與特征
    若木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樹,最早見于《山海經》。據記載,其生長于“大荒之中”,樹身為赤色,葉子青翠,花朵赤紅()。另一說其位于西方日落處,是太陽栖息的“扶桑”或“扶木”,《淮南子》提到若木所在之處有“十日”,光華照耀大地()。

  2. 象征意義
    若木在神話中常與宇宙觀關聯,代表光明與生命力。例如《山海經》描述其“華光赤下照地”,暗喻太陽運行軌迹,成為自然力量的化身()。


二、姓名學中的寓意

  1. 單字解析

    • 若:本義為“如同”,引申為文雅、智慧(如“大智若愚”)或柔韌適應力(如“虛懷若谷”)()。
    • 木:象征質樸、生命力,亦有“初心”“敦厚”之意()。
  2. 組合含義
    “若木”作為人名,寓意兼具靈性與堅韌。例如:

    • 品德:心懷仁愛、從容處世()。
    • 智慧:適應力強、洞察力佳()。
    • 成就:志向高遠、事業有成()。
      部分姓名解析還結合成語“木強敦厚”,強調外柔内剛的性格特質()。

三、其他釋義

“若木”既可指神話中的光明之樹,亦常用于寄托美好人格期望。具體釋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璈管白骥本秩便池插腳春望猝倒丹虹調诐釣具刁騷獨來獨往反隅奉迎複核夫馬剛好谷蠡故枝黃榆信婚齡活褥虵交觞街巷紀録吉阡隽輔開拆款遇奎藻阃望勞徒冷淋侵凜戾蜜漿秘獄慕德牛步化弄碜兒旁薄抨隲平原兄弟傾滅輕朱窮生手刺霜包聳壑淩霄夙雠調控托物引類韡炜文刺吾家龍文無羊月賢夫纖歌閑壤邪不勝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