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謹慎及于細微之處。《淮南子·人間訓》:“聖人敬小慎微,動不失時。”《漢書·董仲舒傳》:“故盡小者大,慎微者著。”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溺死三人,雖曰咎由自取,要皆風流自賞者有以緻之,故君子貴慎微焉。”
“慎微”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shèn wēi,意為謹慎對待細微之處,強調在細小的事情上保持認真和警惕。以下是詳細解釋:
“慎微”既是修身準則,也是處世哲學,融合了傳統文化中的自省意識和實踐智慧。其核心在于通過關注細微,實現個人與集體的長遠穩健發展。
慎微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shèn wēi。拆分部首為忄心和隹(部首:忄,簡體:⺈,拼音:xīn,解釋:心旁;部首:隹,簡體:隹,拼音:zhuī,解釋:鳥旁),部首忄心為心部,表意為與心相關的意思,部首隹為形聲組件,系指隹字的音義。
慎微一詞來源于古代漢字,是由“微”和“慎”兩個字組成。其中,“微”字由山和水兩個字組合而成,表示小的、細小的意思。而“慎”字由心和真兩個字組合而成,意為深思熟慮、小心謹慎。所以,“慎微”的意思是指對細微之處深思熟慮、小心謹慎。
在繁體字中,“慎微”寫作“慎微”。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慎微”這個詞,古代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但慎微的概念和意義在不同時代沒有改變。
以下是一些關于“慎微”的例句:
1. 在做決策時,我們需要慎微地權衡各種因素。
2. 作家在創作時要對人物的性格和行為進行慎微的描寫。
3. 他在研究領域取得成功,多虧了他慎微的思考和耐心的實驗。
近義詞:小心謹慎、深思熟慮、謹慎、小心。
反義詞:草率、輕浮、粗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