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及溺呼船的意思、及溺呼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及溺呼船的解釋

喻禍到臨頭,求救無及。《三國志·魏志·董卓傳》“ 卓 遂将其衆,迎帝于 北芒 ,還宮”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典略》:“臣聞揚湯止沸,不如滅火去薪,潰癰雖痛,勝於養肉,及溺呼船,悔之無及。” 明 馮夢龍 《智囊補·明智·黃權》:“初, 劉璋 遣人迎 先主 ,主簿 黃權 怒而言曰:‘厝火積薪,其勢必焚;及溺呼船,悔将無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及溺呼船”是漢語中一個警示性成語,其核心含義指等到溺水時才呼救尋船,比喻事态已到危急關頭才采取應對措施,往往為時已晚。以下從三方面解析其内涵:

  1. 字面構成與引申義

    成語由“及溺”(臨近溺水)和“呼船”(呼喊船隻救援)兩部分構成。前者強調危機的緊迫性,後者突顯被動補救的滞後性。這一組合生動刻畫了“事前無備、臨危方急”的典型困境,與《漢語成語大辭典》中“喻指缺乏預見性”的釋義相契合。

  2. 用法與語境特征

    該成語多用于批評缺乏危機意識的決策行為。例如在工程安全領域,可警示“若忽視防洪設施建設,災害發生時無異于及溺呼船”。此類用法符合《現代漢語應用例解詞典》對成語適用場景的界定。

  3. 文化溯源與演變

    成語雛形可追溯至東漢政論家仲長統《昌言》:“故事痛,然後信乎捄(救)之者,皆及溺呼船者也。”此典故後被《後漢書》收錄,逐漸凝練為四字成語,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防微杜漸”的治理智慧。

網絡擴展解釋

“及溺呼船”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含義解析

  1. 核心意義
    比喻災禍已經臨頭才呼救,但為時已晚,難以補救。強調對問題的預見和防範的重要性,而非事後倉促應對。

  2. 字面拆解

    • 及溺:等到溺水時。
    • 呼船:呼喊船隻救援。
      合指“臨危才求救”,暗含被動與遲滞。

出處與典故


用法與語境

  1. 語法功能
    多作謂語、賓語或定語,用于描述因拖延或疏忽導緻無法挽回的局面。
    例句:
    “若不及早改革,終将及溺呼船,徒留遺憾。”

  2. 感情色彩
    含貶義,暗含批評當事人缺乏預見性或行動遲緩。


相關成語對比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及溺呼船”不僅是一個描述危機應對的成語,更蘊含深刻的處世哲理。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三國志》或馮夢龍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白衣大士綁劫抱廈邊帶避熱逼照承差臣使楚水燕山單鹄寡凫冬防動怒訛談房主繁驕風快鳳念鳳枕芬郁環境教育糊塗到頂夾帶講聚艦艇徼榮金螭敬身進巵計行言聽炕陽勞動對象戀詩麟馔留用耄皤熐蠡明恥教戰拟法掐出水來契悟潤筆花入世射箭涉月十八地獄戺庭拾頭識照逃返提抱推心讬業忘飡玩物喪志衛生所紊紛溫柔境吳偉業涎涎瞪瞪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