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明诚意。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
“旌信”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搜索结果和文献出处进行以下分析:
“旌信”意为表明诚意或彰显诚信。该词出自南朝梁文学家刘孝标的《广绝交论》,原文为:“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通过自然景物(青松、白水)象征坚定与纯洁,以此表达对诚意的强调。
组合后,“旌信”可理解为通过某种象征或行动来公开彰显诚意与信任。
如需更多例句或详细解析,可查阅《广绝交论》原文(参考、3、6、7)及古代汉语词典类资料。
《旌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旌和信。
旌字的部首是方,总笔画数为11;信字的部首是人,总笔画数为9。
旌信一词来源于古代文献,最早出现在《尚书》中。旌主要是指旗帜,信指传达的信息。
繁体字可以将旌信写成「旌信」。
在古代汉字中,旌字的写法会有一些差异,例如旌的上方会加上双点,表示纪念的意思。信字也会有一些变体,但基本上形状差异不大。
1. 他手持旌旗,高举大旗,庄重地走在队伍的前面。
2. 收到老师的旌信后,我知道我被选为班级的代表。
旌旗、旌节、信函、信箱、信使
信件、信函、信笺
谎言、虚假、假话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