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穢的痕迹。指過去的缺點、錯誤。 唐 元稹 《沂國公魏博德政碑》:“能不殺副大使,且許吾取天子恩澤,洗汝痕穢,使千萬衆知君臣父子之道,從我乎?”
“痕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由“痕”(痕迹)和“穢”(污穢)組成,字面指污穢殘留的痕迹,比喻過去的缺點、錯誤或不良影響。
二、詳細解釋
三、使用場景
四、補充說明
該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保留在特定語境或學術讨論中。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注解。
痕穢是指留下的痕迹或污垢,是一個形容詞。它可以用來形容事物上的污漬、髒亂不潔或不幹淨的狀态,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思想、行為或品德上的敗壞和不正之處。
痕穢的部首是疒(病疾),拆分出來的部首是疒加上貝(貝殼)。
痕的筆畫數是7畫,穢的筆畫數是11畫。
痕穢這個詞源于古漢語,是根據事物的可污染性和不潔淨的程度而生成的。繁體字不變,仍然是「痕穢」。
在古時候,痕穢的寫法有所變化。由于繁體字的使用,痕穢在古代可能寫作「痕穢」,但在不同曆史時期和地區,寫法可能有所不同。
1. 這件衣服上有很多痕穢,需要洗一洗。
2. 這個城市的環境痕穢不堪,急需要清潔。
3. 他的行為讓人感到痕穢不堪。
1. 痕穢不掩:形容罪惡、污穢等行為難以掩蓋。
2. 痕穢不除:形容罪行或不正之處無法根除。
3. 痕穢難潔:形容事物非常髒亂,難以清洗幹淨。
1. 髒亂:形容事物上有污垢或不清潔。
2. 污濁:形容水或空氣等因受到污染而不幹淨。
3. 不潔:形容人的行為或思想方面有不正之處。
1. 清潔:與痕穢形成對比,表示事物幹淨整潔。
2. 純淨:表示事物沒有雜質或污染。
3. 高尚:表示人的品德或行為正直、崇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