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性的意思、木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性的解釋

(1).舊謂淳厚、質樸的禀性。 三國 吳 姚信 《士緯》:“ 孔文舉 金性太多,木性不足。” 唐 包佶 《送日本國聘賀使晁巨卿歸國》詩:“野情偏得禮,木性本含真。”

(2).木的性質。 唐 白居易 《清夜琴興》詩:“清泠由木性,恬淡隨人心。”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五·木耳》:“木耳,各木皆生,其良,毒亦必隨木性,不可不慎。” 魯迅 《書信集·緻方善境》:“先生所作木刻,我以為是大可以發表的,至于木性未熟,則隻要刻得多了,便可了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木性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複合概念,其釋義可從以下四個維度解析:

一、物質屬性 指木材的天然物理特質,如密度、紋理、收縮率等。《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定義其為“木材的質地與特性”,例如紫檀木性穩定,黃花梨木性溫潤。此類特性直接影響傳統木作工藝中的選材與加工。

二、哲學象征 在五行學說中,木性代表生發、舒展的能量屬性。《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第6版)引《尚書·洪範》注解:“木曰曲直”,喻指具有生長、升發、條達特性的事物規律,如春季屬木,對應萬物萌發。

三、人體科學 中醫典籍《黃帝内經》提出木性與肝膽系統相關聯,描述為“肝屬木,主疏洩”。此處木性指代人體内具有調達、暢洩功能的生理機制,若木性失調則易現抑郁或亢奮等情志病症。

四、工藝美學 明清家具專著《考工記注疏》強調“順木性而為器”,指匠人需依據木材收縮率、應力走向等特性進行造型設計。故宮博物院藏明代家具多采用楠木,正是取其木性穩定、不易翹裂的特質。

網絡擴展解釋

“木性”一詞主要有以下兩類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形容人的性格特質(文學/哲學領域)

  1. 基本釋義
    指人具有淳厚、質樸的禀性,性格剛直且不易受外界影響。其中“木”象征堅硬、正直,“性”指天性。
  2. 文獻例證
    三國時期姚信在《士緯》中評孔融“金性太多,木性不足”,唐代包佶詩句“木性本含真”,均用此意。

二、描述木材物理特性(工藝/科學領域)

  1. 木材特性
    指木料的收縮率、受力度、紋理走向等物理性質,直接影響家具制作。例如紅木類木材因收縮率差異,需預留伸縮縫。
  2. 特殊現象
    木材會因濕度、溫度變化産生扭曲變形,工匠需通過幹燥等工藝“去性”以穩定材質。

補充說明

在古籍中偶見引申用法,如白居易《清夜琴興》用“木性”指代琴材共鳴特性,李時珍《本草綱目》提到木耳藥性受原木性質影響。


提示:若需具體領域的延伸解讀(如古典文學或木工技藝),可說明使用場景以便補充針對性例證。

别人正在浏覽...

八輩子邊夏鼈鳥閉門思過冰散瓦解餐食操袂茶仙乘車出國春雷大青年定谳丢抹都人蠹心二愣子豐翳浮名虛利高喚告擾公權寡嫂弘遠澆流椒圖機敏進退兩端樂顫顫櫑具晾花信鍊結伶牙俐齒六論落紙雲煙綠帽子盲聽孖仔鳴願默道男口煗老怒形于色潛符七精秦分期頤之壽取樂辱知生降生就水曹郎順聖訴述添力偉議想到香輿險賊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