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紫荊花。觀賞植物,春天開花,花紫紅色,布滿全枝,連成一片,爛漫如朝霞。 唐 白居易 《晚春重到集賢院》詩:“滿砌荊花鋪紫毯,隔牆榆莢撒青錢。” 明 謝谠 《四喜記·大宋畢姻》:“幸荊花春風正暖,知甚時騰翥,笙簧聖治,徜徉天館。”
(2).比喻兄弟昆仲同枝并茂。 前蜀 貫休 《杜侯行》:“雁影參差入瑞煙,荊花爛熳開仙圃。我聞 大中 鹹通 真令主,相惟大 杜 兼小 杜 。” 宋 劉克莊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詩:“伯兄廼 漢 司徒掾,季子亦 唐 行秘書。隻願荊花常爛熳,莫令瓜蔓稍稀疏。”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同夢》:“ 坡 ( 蘇軾 )對 潁 ( 蘇轍 )介:‘分離累歲,多縈棣萼之懷;相聚一堂,實切荊花之喜。’”參見“ 荊枝 ”。
荊花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意涵的植物名詞,主要包含以下三層釋義:
1. 植物學定義 指馬鞭草科植物牡荊(Vitex negundo var. cannabifolia)的穗狀花序,其特征為淡紫色小花密集排列成圓錐形花穗,常見于我國長江以南地區。《中國植物志》記載其花期集中于6-7月,花冠呈二唇形,具有特殊香氣,屬典型蟲媒花。
2. 文化象征意義 古代文學中常借喻兄弟情誼,典出《續齊諧記》田氏兄弟分荊複聚的故事,後衍生出"荊花榮茂"的成語,象征家族和睦。唐代李賀《牡丹種曲》中"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亦含荊花意象,暗喻榮華易逝。
3. 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載其性味苦寒,具解表化濕功效,傳統中醫用鮮品搗汁治療中暑發熱。現代藥理學證實其揮發油含桉葉素、丁香酚等成分,具抗菌消炎作用。《中華藥典》(2020版)收錄其作為涼茶原料的炮制規範。
參考文獻來源(按引用順序):
“荊花”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植物屬性
荊花即紫荊花,是春季開花的觀賞植物。其花色呈紫紅色,盛開時布滿枝條,連成一片,景象絢爛如朝霞。
植物特征
屬于落葉灌木,枝條可用于編織器物。花期集中在春季,常見于詩詞中被描繪為“鋪紫毯”“爛熳開仙圃”的意象。
兄弟情誼
荊花常被用來比喻兄弟和睦、同枝并茂。例如前蜀詩人貫休在《杜侯行》中以“荊花爛熳”暗喻家族繁榮。
堅韌品質
在成語用法中,“荊花”結合“荊棘”的困難與“花”的美好,象征在逆境中保持堅強勇敢的品質。
“荊花”既指具體的紫荊花植物,也承載着兄弟情深、堅韌不拔的抽象寓意。如需了解更多詩詞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參考上述來源。
阿主葆大邊危充然川岑除滌逴俗絶物樗社呆定大寫鼎腳鬥火礬山飛溜焚枯食淡拂除敷育國基國計民生鼓蓬蓬海沸波翻黑價煥然如新混成旅獲得者競賣錦歸卷筒紙鞫情羸老量決遼原黧農妙書名簿排定饪餗傷克神籌神足蛇涎食槽眡聽收功疏虞蘇枯唐鼠唐夷天聰頑民甕中捉鼈汙濁相尾相映成趣鮮色小廣播小時節下陰謝竈稀剌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