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旨的意思、鈞旨的詳細解釋
鈞旨的解釋
對帝王将相的命令的敬稱。《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當下郡王鈞旨分付都管。”《水浒傳》第一○二回:“兩個公人帶 王慶 上前禀道:‘奉老爺鈞旨, 王慶 拿到。’” 清 洪昇 《長生殿·收京》:“[外付令箭,小生接介]領鈞旨。”
詞語分解
- 鈞的解釋 鈞 (鈞) ū 古代重量單位,合三十斤:千鈞一發(一根頭發挂着三萬斤重的東西,喻極其危急)。雷霆萬鈞之勢。 制陶器所用的轉輪:陶鈞(亦喻造就人材)。 樂(?)調(刼 ):鈞弦。 敬辭,用于對尊長或上級
- 旨的解釋 旨 ǐ 意義,目的:意旨。要旨。主旨。言近旨遠。 封建時代稱帝王的命令:旨令。奉旨。 美味:旨酒。甘旨。旨蓄(貯藏的美好食品)。 筆畫數:; 部首:日;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鈞旨”是漢語中一個敬稱用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鈞旨”指對帝王、将相或尊長命令的敬稱,強調對上級指示的尊重。例如《水浒傳》中“奉經略相公鈞旨”即表示遵從上級指令。
二、字詞分解
- 鈞:
- 本義為古代重量單位(三十斤為一鈞),如“千鈞一發”。
- 引申為敬辭,用于尊稱與對方相關的事物,如“鈞鑒”“鈞啟”。
- 旨:
- 原指“味美”,後衍生為“意圖”“命令”,特指帝王诏令,如“聖旨”。
三、用法與示例
- 古典文獻:
《京本通俗小說》中“郡王鈞旨分付都管”,以及《長生殿》中“領鈞旨”,均體現對權威命令的尊稱。
- 引申用法:
部分資料提到“鈞旨”可象征高尚品德與智慧(如),但此義項較少見,可能為特定語境下的引申。
四、注意事項
- 使用場景:多用于古代或仿古語境,現代一般用“指示”“命令”等詞替代。
- 權威差異:低權威網頁(如)提到“乞鈞旨”表“征求同意”,此用法需結合具體文獻考證。
如需進一步例證,可參考《水浒傳》等古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鈞旨》意思
《鈞旨》是一個成語,意指言辭高妙、意味深長的旨意或要旨。
拆分部首和筆畫
《鈞旨》是由“金”和“頁”兩個部首組成的。
“金”部表示金屬,是一個上部部首,包含4個筆畫。
“頁”部表示頭骨,是一個左右結構部首,包含9個筆畫。
來源
《鈞旨》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是劉向所著,記載了東漢文人楊修贊頌劉備的辭章“優旨鈞矣”。
繁體字
《鈞旨》的繁體字為「鈞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鈞旨》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據記載,其基本形狀與現代相似。
例句
他的發言犀利而耐人尋味,真是一鈞旨。
組詞
高旨、良旨、深旨、玄旨
近義詞
高論、妙辭、意味深長
反義詞
淺薄、平庸、庸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