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呼和浩特的意思、呼和浩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呼和浩特的解釋

[Hohehot Municipality] 中國内蒙古自治區首府。位于自治區中部,市區面積2066平方公裡,市區人口75萬。在京包線上,是自治區政治、文化中心及中部物資集散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呼和浩特”是蒙古語音譯詞,其含義及城市概況可綜合以下信息解讀:

一、詞源與含義 “呼和浩特”由蒙古語“ᠬᠥᠬᠡᠬᠣᠲᠠ”(Kökeqota)音譯而來,意為“青色的城市”。這一名稱最早見于蒙古文典籍《俺答汗傳》,因曆史上該地區水草豐美、植被茂密,青色(蒙古語中象征自然與生機)成為城市象征。

二、城市别稱與曆史 •别稱:因“青色”寓意,又稱“青城”;現代簡稱“呼市”。 •舊稱:清代至1954年曾用名“歸綏”,由歸化城與綏遠城合并得名。

三、城市概況 作為内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是自治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截至權威數據統計,市區面積2066平方公裡,人口約75萬(數據來源為,需注意時效性),地處京包鐵路線,是北方沿邊重要中心城市,也是多民族聚居地,包含蒙古族、漢族、回族等41個民族。

四、補充說明 “浩特”在蒙古語中意為“城市”,常與描述性詞彙組合命名,如“二連浩特”(五彩之城)。這一命名方式體現了蒙古族文化與自然地理特征的結合。

網絡擴展解釋二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是一個表示地名的詞語,一般用于指代中國内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城市呼和浩特市。該詞的拼音為"Hū hé hào tè"。

拆分部首和筆畫

《呼和浩特》這個詞語的部首是呼,筆畫數為4;和部首的筆畫數為9,而浩部首的筆畫數為7,特部首的筆畫數為10。總筆畫數為30。

來源

《呼和浩特》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蒙古文,其意思是“青城的城堡”,有時也被解釋為“綠色的城市”。這個名稱準确來說是從蒙古語中直譯過來的。

繁體

《呼和浩特》這個詞語在繁體字中通常保持不變,仍然寫作"呼和浩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呼和浩特這個地名使用了不同的寫法。其中一種常見的寫法是“呼舍爾特”,這是蒙古語的音譯版本。另一種寫法是“雲中”,這個名稱更多地被用來指代内蒙古自治區。

例句

1. 我們打算明年去呼和浩特旅行,感受那裡的草原風情。

2.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組詞

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火車站、呼和浩特機場、呼和浩特大街、呼和浩特牛肉面、呼和浩特市民。

近義詞

烏蘭察布、通遼、鄂爾多斯

反義詞

北京、上海、廣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