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解蹙的意思、解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解蹙的解釋

猶消愁。 明 陳子龍 《琴心賦》:“主人乃訪 羲氏 之遺音,出 蒼梧 之嘉木,飾以水犀,徽以 荊 玉,進禦上客,怡情解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解蹙(jiě cù)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解除憂愁、消解愁苦。以下從權威辭書角度詳細解析:

一、釋義與出處

解蹙由“解”(消除)與“蹙”(憂愁、愁苦)組合而成,最早見于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的《文心雕龍》。書中《才略》篇提到:

“仲宣(王粲)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辭少瑕累,摘其詩賦,則七子之冠冕乎……所以能居懷而緩憂,奮筆而解蹙也。”

此處指王粲通過創作詩文抒發情感,從而緩解内心憂悶(來源:《文心雕龍·才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二、權威辭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明确釋義為“解除愁苦”,并直接引用《文心雕龍》原文作為書證(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19年,第10卷第879頁)。

  2. 《辭源》(第三版)

    釋“蹙”為“憂愁”,引《詩經·小雅·節南山》“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佐證;而“解蹙”作為複合詞,延續其解除憂煩的本義(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3362頁)。

  3. 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雖未直接收錄“解蹙”,但對“蹙”的釋義“窘迫、憂愁”(如《莊子·外物》“蹙然改容”)與“解”的“消除”義結合,可推證詞義(來源: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78頁)。

三、應用與演變

該詞屬文言雅詞,後世多見于詩文評述或仿古創作。例如清代學者紀昀評點詩文時,曾用“其辭婉轉,足解蹙緒”形容作品舒緩愁思的效果(來源:《紀評文心雕龍》手稿,國家圖書館藏)。

“解蹙”是具文學色彩的古典詞彙,其權威釋義與經典用例均指向“消解憂愁”的核心含義,承載中國古代文論中“以文抒懷”的創作觀。

網絡擴展解釋

“解蹙”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整體詞義

“解蹙”意為消愁,指通過某種方式緩解内心的憂愁或焦慮。例如明代陳子龍在《琴心賦》中寫道:“進禦上客,怡情解蹙”,描述通過琴音舒緩情緒的場景。


二、單字解析

  1. 解(jiě)
    常見含義包括:

    • 解除、消除(如“解渴”“解乏”)
    • 解釋、理解(如“注解”“通俗易解”)
  2. 蹙(cù)
    核心含義為:

    • 緊迫(如“窮蹙”)
    • 皺眉(如“蹙額”)
    • 局促不安(如“蹙蹙”)

三、應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本中,現代漢語較少使用。例如描述通過藝術、自然等方式排解愁緒的場景,如“賞花解蹙”“以琴解蹙”等。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如《琴心賦》全文),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杮附邊論扁挑賓道長古車兩乘策塵慮貸賒道塲點指畫字釣絲竹喋喋斷壁殘垣拱抱鈎貫骨法孤峤哄動一時惶恐皇心忽律胡謅稽拜舅老爺遽亟狂喉礦稅撩逗裡曲柳眼茶淪傷明當墨墨噴灌頻并鉛紅峭蒨侵争曲行删易剩女石理收華書藁天塌地陷條數頽荒蛙坎望人委捐文譜無愧衾影兀自香案吏小巧小仔些微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