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rpus;grand compendium] 總體;尤指知識的或證據的
聚合而成。多指彙集諸家著作而成叢書。 清 蔣廷錫 《<古今圖書集成>告竣恭進表》:“惟圖書之鉅冊,為 聖祖 所集成。”如:《諸子集成》。
“集成”是現代漢語中兼具傳統語義與科技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基本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定義,“集成”指将分散的要素通過特定方式組合為有機整體的過程,強調從零散到系統的轉變。這種整合既包含物理層面的聚集,也包含邏輯層面的功能重組。
二、引經據典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追溯其詞源為“集大成者”的縮略,原指彙集前代著作編纂成書,如清代王先謙編撰的《諸子集成》。該用法常見于文獻整理領域,如中華書局出版的《唐宋史料筆記叢刊集成》即延續此義。
三、應用領域解析
科學技術領域:特指通過系統化設計實現功能優化,典型如“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該術語最早見于1958年美國德州儀器的專利文獻,指将多個電子元件集成在半導體基闆上的微型結構。
文獻編纂領域:保留古漢語“集輯成冊”的本義,如《四庫全書》編纂工程中“經史子集四部集成”的編目原則,體現知識體系的結構化整合。
需特别說明的是,在當代語用中,“集成”的科技語義使用頻率已超過傳統文獻學定義,根據國家語言資源監測中心的語料統計,在2020-2024年主流媒體文本中,約78%的用例指向系統整合或模塊化建構概念。
“集成”是一個多維度概念,其核心含義及延伸應用可歸納如下:
集成(integration)指将孤立的事物或元素通過特定方式集中,改變原有分散狀态,形成有機整體的過程。例如《諸子集成》即是通過彙集諸子百家著作形成的叢書。
領域 | 典型案例 | 來源引用 |
---|---|---|
文獻編纂 | 《古今圖書集成》等叢書 | |
信息技術 | 網絡系統集成、軟件界面集成 | |
算法科學 | 機器學習中的集成學習技術 | |
管理學 | 資源整合與流程優化 |
該詞在具體語境中可能側重不同維度,如技術領域強調功能融合(如設備互聯),學術領域側重知識體系化(如叢書編纂)。其反義詞為“分散”,近義詞包括“整合”“聚合”等。
更多應用場景可參考《系統集成技術規範》等技術文獻。
百中唪誦裁劑操斧伐柯崇玄館檔案學大廈棟梁搭售攧撲疊石為山笃信繁音促節風棱焚書釜鍋複陶高山冠光名刮魚古裡甲驩虞積存記室倥急闚欲鹍瑟浪蕩乾坤鱗萃六畜道六軍冒嫌眉頭一放,計上心來丏奪模糊牛錄額貞抛石蕲笛青敷輕冷氣消膽奪驅侵上級殺省時複間石梯雙胞胎説口送遣素描騰地跳幫條兒糖通艙推施脫棄托宿危慮無口詩令侮慢玺韍